课件编号18766872

8《土地的誓言》 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168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土地的誓言,教案
  • cover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文章诗化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读课文,明白写景的“意象铺陈”和“画面叠现”,并能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文改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我们看下作者的名字怎么读。端木蕻良的端木是一个复姓,蕻良就是取红高粱之意,作者原名曹京平。 二、新授 1、擦亮誓言 我们来关注一下题目《土地的誓言》,大家理解什么是誓言吗?土地自己能够发出誓言吗?请大家一边听读范文,一边跟着默读,并找出文中的誓言,用红笔勾画出来,回答我刚刚的疑惑。 音频播放 那么这片土地发生了什么作者要对它发出这样的誓言?我们来看一个资料。 屏显:背景资料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于日本的铁蹄之下,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短短三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经受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从这一天起,东北父老乡亲沦为了亡国奴。本文就是29岁的端木蕻良在9·18十周年写的。 屏显:誓言部分 其实这几句话中还使用到了呼告的修辞手法,大家来看看什么是呼告。 屏显:呼告 思考:同学们看,这几句誓言中,哪句是呼告呢? 明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此刻作者的感情达到最高峰,喷涌而出的激情让他迫切想要对土地直接倾诉他的内心。 2、触摸土地 ⑴知内容 思考:那么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让作者发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誓言呢?跳读并用笔圈画出来作者都写了这片土地上的哪些景物?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选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进行勾画。 全班交流并总结,明确:美丽丰饶 欢乐生机 ⑵明写法 ①研读第一段的景物描写 屏显:第一段景物描写 思考:如此多的景物描写有没有必要?老师觉得太啰嗦了,想要给端木蕻良删一删,你们觉得怎么样?我听到有同学说不能删,那谁来劝劝我? 明确:当然不行,作者在这里铺陈了许多富于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这就是意象铺陈。其实我们之前学习的文章就有类似的写法,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再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本文中把故乡特有的景物如此密集的排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丰富的意象群让我们目不暇接,热烈而浓重,端木蕻良恨不得把家乡的这些东西一股脑的都展现给我们大家,原来故乡是这样的美好,那我们是不是感受到了作者心中对于故乡深刻的怀念与激情。否则作者怎么会有那么多景物像流水般倾泻而出呢?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深刻的思念。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作者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一定是激动充满热情的。找到端木蕻良的一句话:泛滥着热情。 讨论:让我们重新读一读这些文字来进一步分析。同桌间讨论交流通过归类,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和学生齐读后展开讨论。 屏显:第一段景物描写 明确:作者通过多意象、多修辞(排比、反复、比喻)、多角度(形、色、声、味)来间接抒情,我们也可以在写作中模仿借鉴。 ②研读第二段景物描写 屏显:第二段描写。这段文字是不是如电影镜头般一个个闪现在我们眼前,他又想起故乡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一个个具体的生活画面,我们把这种方法叫“画面叠现”法。 你看,在作者笔下,土地美丽丰饶,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