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67125

核心素养目标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3191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革命,答案,导学案,建设,社会主义
  • cover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素养目标】 1.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相关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响。 3.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外交领域的开创性成果。 4.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史实,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5.结合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 6.结合“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7.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和外交成就,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8.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特点及三大改造的意义;从民主法制建设、外部环境、经济建设等方面探索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及表现。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及失误 2.难点 (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原因、在外交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外交方针所带来的影响。 (2)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的特点 【阶段特征】 【时空构建】构建时空 【单元要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借鉴西方民主的成果,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多党派参政议政是这一政治制度的特征。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二、新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原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了“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政策,因此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选择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原因是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国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发展也需要加强对外交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发展的特点与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1.特点 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立足于中国国情。 2.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1)国内资金和资源缺乏,因此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工业与工业体系的建设;(2)苏联的援助与苏联模式的影响;(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4)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