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82799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PDF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6290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
    202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6.杭州亚运会首次利用“零碳”甲醇点燃火炬。此次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 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0H),每生产一吨这种甲醇可以消纳 化学试题 1375吨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循环利用,彰显了中国打造“碳中和”亚运会的成果。如 图所示为制备甲醇(即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氢原子 说明:1.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 纳米纤维 ●氧原子 2.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四个大题、17个小题 0000 催化剂 有机物X ○碳原子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 A.该化学反应生成了三种新物质 吹 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答题 B.参加反应的oo和●○◆分子数之比为4:1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C.该转化过程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反应中若不使用纳米纤维,甲醇的总产量会降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Zn-65 7.古籍《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硫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日发烛,又曰焠儿。盖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A.松木发火说明松木具有可燃性 1.下列苍溪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B.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A.岳东挂面发酵 B.制作苍溪根雕 C.“发烛”中的松木燃烧,必须达到自身着火点 C.唤马手工剪纸 D.织造歧坪挂毯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的催化剂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用水润湿玻璃管口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氧化物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A.塞紧橡皮塞 B.取用液体 C.加热液体 D.连接导管和胶管 9.下列除杂(括号中为少量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3.近年来,苍溪县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培育“苍药产业”品牌,通过种植白芨、杜仲等中药材带动群众 A.Cu(Fe):用磁铁吸引 B.K,MnO,(KMnO,):加热 致富增收。从中药杜仲中提取的绿原酸(CH0,)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 C.N,(0O,):通过红热的木炭 D.CO,(C0):点燃 正确的是 10.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 表示反应前质量 A.绿原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质量g 表示反应后质量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绿原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A.甲一定为单质 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图中x的数值为9 D.一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C.丙一定属于化合物 4.2023年5月,大连湾海底隧道通车运营,我国自主研制的盾构机起了重要作用。盾构机的壳体、刀盘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9:8 等都使用了钢材。选用这种材料最大的优点是 ( A.密度较大 B.硬度较大 C.导电性强 D.色泽美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5.“氢舟”已过万重山。2023年7月1日,中国首艘氢能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首航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该船为钢铝复合结构,采用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和锂电 11.(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池动力系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氖气 A.钢的含碳量为0.03%-2% (2)3个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