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4、生活中的证据 认识过程:直觉认识 “天圆地方” (猜测) 根据太阳及月亮形状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推测)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明) 人造卫星拍照 (确证) 生活中的证据: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月食现象 ④地球的卫星照片 ⑤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6371 最大周长约:4 万千米 表面积约:5.1 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 地轴 经纬线 4、经纬线 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线圈关系 纬线 经线 线圈形状 圆(除极点外) 半圆 线圈间的关 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 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极点 系 特 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点 长度 两极收缩成一点;南、北纬度相同的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5、经纬度 零度线、字母表示、度数变化规律、度数范围、区域划分 纬度 经度 标注原因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 标注起点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南、北各分作 90° 向东、西各分作 180°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0°经线以东是东经,用“E”表示 字母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0°经线以西是西经,用“W”表示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半球经度包括: 半球划分 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20°W———0°———160°E 西半球经度包括:160°E———180°———20°W 0°~30°为低纬度地区, 区域划分 30°~60°为中纬度地区, 以 0°和 180°经线圈分为东经、西经范围 60°~90°为高纬度地区 6、经纬网 定位、定方向、长度和面积比较、确认半球位置 7、地球自转、公转: 旋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意义 ①昼夜更替 地球是不透明球体 ①自西向东 不停自西向东自转 ②北极上空:逆时针 北逆南顺 一天,自转 地轴 ③南极上空:顺时针 约 24小时 ②时间差异 太阳东升西落 时间东早西晚 ③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影子方向和影长的日变化) 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③四季的更替 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影长的年变化) ⑤五带的划分 8、比例尺 公式、三种形式转换和书写、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关系 定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 数字式:1:500000(注意:这种表示方法不带单位,但实际单位其实就是厘米) 文字式: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000厘米 线段式: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组略; 9、地图中方向确认 3 一般 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 经纬网定向法 先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再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最后将两个方向叠加在一起即可确定方位。 10、图例的识记 11、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 12、地形部位举例和识别 名称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中间高,四周低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的高耸部分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山谷常形成河流)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呈马鞍形 鞍部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 近于垂直的山坡(适合攀岩)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 13、应用:引水线、河流有无和流速判读、漂流、爬山路线选择、修路(公路、高速)、水库和大坝选址、土地资 源的利用、居民点 引水线 遵循水自流原则,由地势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