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84525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 (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52354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统编,高一
  • cover
(课件网) 时空定位 历史解释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 能梳理隋唐至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 能概括唐代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理解隋唐“大一统”是多我们民族国家发展的趋势; 3 能陈述隋唐兴衰的史实并能加以评析。 重点 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唐代与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难点 能评析隋唐兴衰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1.文帝建隋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他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绩卓著史称“开皇之治”。 文帝死后其次子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杨坚 杨广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2.隋朝的各项建设 (1)广设仓库 含嘉仓考古遗址 含嘉仓,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位于洛阳城北的回洛仓,曾是李密、李世民攻打洛阳时争夺的焦点,后因城外粮窖被占据,洛阳终因严重缺粮而被攻破。为了增强粮仓的守卫能力,并保证特殊情况下洛阳城内的粮食供应,唐王朝从隋末战乱中吸取教训,采取了变革措施,将含嘉仓建于都城之内。 唐代“天下第一粮仓”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原因: 1)长安远在全国的西北,不利于控制东方和南方,洛阳位于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此后,隋唐均以洛阳为东都,在中国历史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大运河即以此为中心。 2)洛阳地处平原,农业发达,隋朝两次发生灾荒,皇帝及百官不得不到洛阳就食。 (2)兴建洛阳城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3)开通大运河 涿郡 洛阳 余杭 航线最长 开凿最早 规模最大 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胡增 《汴水》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隋朝修建运河的意义是什么?请从多角度看修建开通大运河的利弊。 问题思考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隋朝修建运河的意义是什么?请从多角度看修建开通大运河的利弊。 问题思考 利:1)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2)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经济发展, 3)巩固统一,对当代及后世的水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弊: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②激化阶级矛盾,开凿过程中滥用刑法,引起民众不满,推动了起义的爆发。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隋炀帝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丰足),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隋书·食货志》 暴政 农民起义 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618年)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经济 政治 文化 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出现了开明政治局面 二、唐朝———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大唐初建 2.贞观之治 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3.武周政治(贞观遗风) 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大力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