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87964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知识梳理+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5424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选必,第三,单元,法律,教化,知识
  • cover
选必一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知识串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核心知识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西周时期 (1)夏:《禹刑》,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商:《汤刑》。 (3)西周:《九刑》,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 (1)时代特征: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生产力发展,百家争鸣。 (2)内容 ①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子产“铸刑书”,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②儒家与法家的德、法之争。 学派 人物 治国思想 理论来源 影响 儒家 孔子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人性本善 不适应兼并战争和富国强兵需要 孟子 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 商鞅 颁行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人性本恶 富国强兵,强化君主专制 韩非 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臣民守法奉令;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汉时期“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 魏晋南北朝 (1)原因: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魏明帝设置律博士,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2)特点: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属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 (3)影响: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巩固统治。 3. 唐朝 (1)颁布《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2)提倡礼治:颁布《大唐开元礼》,分吉、宾、军、嘉、凶五礼,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之作。 (3)重视家训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 (1)宋:继承唐朝的法律体系,963年编纂《宋刑统》。 (2)元: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广泛援引唐律。 (3)明: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司法实践重视“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4)清: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 2.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 (1)宋朝 ①背景: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②传播方式 A.社会层面:控制教育与科举,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 B.乡里层面:乡约、族规、家训成为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C.家庭层面:《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明朝 ①宣讲 “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②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 (3)清朝 ①宣讲“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②原本有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1.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礼刑并用。 ②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专制色彩浓厚。 ③传统法律制度有着浓重的等级观念,“刑不上大夫”,在天理、国法、人情关系上协调统一。 ④法律体系中,国家制定法居主导,而调整家族关系的家族法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⑤中国传统法律只规定义务而忽略权利。 ⑥重伦常关系,孝亲亲伦。 ⑦重社会和谐,调解息争。 (2)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维护社会秩序。 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 2. 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以及乡约的积极作用 (1)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乡约从民间自发到地方官吏推动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