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88801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3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0859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情境导入 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孤寂的, 爱人远在天涯难以相守是痛苦忧伤,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莫过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东汉未年,跟随诗中的主人公,一同感受这份质朴真挚的感情! 涉江采芙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现深情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2 1 3 5 4 游子、思妇;人生苦短、彷徨失意;及时行乐 2 古诗十九首 姓名:萧统(501~531) 世称:昭明太子 身份: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 萧衍长子。 成就: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 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 编集成《文选》30卷。 《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 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生年不满百》 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西北有高楼》———叹知音难逢 《明月皎夜光》———朋友离我而去 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涉江采芙蓉》《青青河畔草》 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和最集中的体现 ①芙蓉:荷花别名。 ②兰泽: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 ③遗(wèi):赠送。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还顾:回顾,回头看。 ⑥旧乡:故乡。  ⑦漫浩浩:形容路途遥远无尽头。 ⑧同心:指感情深厚。 ⑨而:连词,却 以:连词,表结果 ⑩终老:终生。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涉江采芙蓉》的诗眼是什么? 诗眼 忧伤 忧伤以终老。 主人公因何而忧伤? 忧伤以终老 所思在远道 思考 本首诗有哪些意象? (1)“芳草”的“兰泽”意象 (2)芙蓉意象 为什么是“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而不是其它物?芙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芙蓉 芙蕖 荷花 菡萏 莲 “莲”与“怜”谐音,“莲子”的谐音是“怜子”。 ———象征男女爱慕之情 《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纯洁的代表 “芙蓉”的谐音是 “夫容” , 表现的是妇人对丈夫的思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 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 古人笔下的荷花 思: “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环境描写 意在营造清幽美好的意境 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设问。点明忧思的对象———远道之人。 “远道” 为下面的情绪转折做铺垫。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还顾: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心情。 漫浩浩:写主人公还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哪些词语最能传达出主人公的情感? 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相爱却不得相见的极度痛苦心情 思+议: 钟嵘评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