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89190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江之歌》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0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781263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案,课件,长江之歌,第五,2022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母亲河》第3课《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母亲河》第3课欣赏课。《长江之歌》是一首先有曲后填词而成的歌曲,它的旋律出自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这段音乐深情厚实、简洁明朗,既气势磅礴又委婉秀丽,对比十分鲜明,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歌曲为三段体,第一乐段是收拢性的乐段,乐句均为弱起;第二乐段是开放性的对比乐段,乐句均为强拍起,起于平稳、抒情、流淌的旋律,终止于推向高潮的激昂奔放的龙律,停留在属音上,造成继续向前推进的动力,自然地过渡到再现乐段;第三乐段基本再现第一乐段,只是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调来自首句,表现了对滚滚长江不尽的依恋和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作品旋律的特点和所表达长江的形象。 (二)艺术表现 能分析鉴赏作品,能用真挚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表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作品。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分析鉴赏作品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作品。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一下长江的形象? 预设:欣赏 教师:欣赏完图片,图片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欣赏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作《长江之歌》(书写板书《长江之歌》)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感受作品 教师:聆听音乐,这首作品表达了怎样的场面?(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段音乐深情厚实、简洁明朗,既气势磅礴又委婉秀丽,对比十分鲜明,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是一首合唱曲目?那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合唱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一般有四个声部。多为男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高音区,女中低音区。下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该作品《长江之歌》是一首先有曲后填词而成的歌曲,它的旋律出自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这段音乐深情厚实、简洁明朗,既气势磅礴又委婉秀丽,对比十分鲜明,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边聆听边打节奏判断这首作品的节拍是怎样的?有几个部分组成?(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为4/4拍,歌曲为三段体,下面我们聆听第一乐段旋律,感受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