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针对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中司法实践面临的管辖权国际冲突等问题,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此次修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涉外民事案件审判质效,更好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更好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该法的修改表明( ) ①经济基础的变化迟早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与调整 ②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④社会发展是在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中实现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体现了( ) ①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依靠力量 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自主地变化 ④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行走太空梦想的实现,是无数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中国航天人在托举和支撑。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③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④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11月2日,日本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海正式启动。尽管国内渔民反对,日本政府至今仍在反复强调核污染水“所含放射物质氚的浓度符合预期”,美国对此表示理解支持,太平洋岛国居民再次表达“强烈担忧”,欧洲人反应平淡,而中国政府则表示强烈反对并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的进口。之所以出现不同态度,是因为(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不同国家的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认知 ④立场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对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分析正确的是( ) ①费尔巴哈认为周围的感性世界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推动社会制度的变化 ③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④事物的发展建立在继承已有事物的基础之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分配制度,始终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导向,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实现了分配效率的最大化也保证了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我国进行上述改革( ) A.消除了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了社会发展 B.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使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D.通过创新社会发展规律以适应时代要求 7.《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3十大流行语”,如图。今年的流行语凸显语言创造力,折射社会生活面貌。这表明( ) A.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历史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同步变化 8.2023年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