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习情境2 投影的基本知识 2.1 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2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2.3 正投影法中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2.4 点的投影 2.5 直线的正投影规律 2.6 平面的正投影规律 目 录 学习情境1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教学方法 建议学时 1.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3.正投影法中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4.点的投影 5.直线的正投影规律 6.平面的正投影规律 应具有掌握投影的概念、分类及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了解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掌握各种位置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及作图方法的能力 以实物、挂图和多媒体为主 6 学时 任务2.4 点的投影 点及其投影的表示方法:将空间点A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过A点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垂线,得垂足a、a′、a″。a为点A在H面上的投影,即水平投影;a′为点A在V面上的投影,即正面投影;a″为点A在W面上的投影,即侧面投影,如图所示。 一、点的三面投影 任务2.4 点的投影 一、点的三面投影 【例 2-1】已知A点的两个投影 a和a′,求a″(如图a)。 任务2.4 点的投影 如果将图所示三面投影体系看作是直角坐标系。投影面相当于坐标平面,投影轴相当于坐标轴,投影面的原点相当于坐标原点。空间一点A的位置可由其三维坐标决定,即A(X、Y、Z)表示空间一点,X、Y、Z分别表示空间点到坐标面的距离。 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任务2.4 点的投影 【例2-2】已知点A的坐标(20、15、24),作出点的三面投影图。 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任务2.4 点的投影 有时,空间点在投影面上或投影轴上,称之为特殊位置的点,如图所示。点B位于V面上,其三面投影为:b′与B重合(YB=0),b在OX轴上,b″在OZ轴上。点C位于H面上,其三面投影为:c与C重合(ZC=0),c′在OX轴上,c″在OY轴上。点D在OX轴上,其三面投影为:d和d′都与D重合(YD=0,ZD=0),d″与原点O重合。 三、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任务2.4 点的投影 综上所述可得出特殊位置点的投影特性: (1)投影面上的点必有一个坐标为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与该点自身重合;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在相应的投影轴上。 (2)投影轴上的点必有两个坐标为零,在包含这条轴的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与该点自身重合;在另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则与原点O重合。 三、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任务2.4 点的投影 1.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指空间两点的上下、左右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可由两点的三面投影图反映出来: V面投影反映两点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H面投影反映两点左右、前后位置关系; W面投影反映两点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四、两点的相对位置 任务2.4 点的投影 【例2-3】已知空间点C(15,8,12),D点在C点的右方7,前方5,下方6。求作D点的三投影。 四、两点的相对位置 任务2.4 点的投影 2.重影点及可见性 若两个点位于同一投射线上,则此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必然重叠,成为重影,并对该投影面来说此两点为重影点。这里离投影面较远的那个点是可见的,而另一点则不可见。当点不可见时,应在该点的投影上加括号表示。 四、两点的相对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