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98356

2.3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课件(共28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5-05-24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755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理工大学,大连,教学,同步,分析化学,28张
  • cover
(课件网) 学习情境二 项目三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分析化学 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知识准备实践操作1234应知应会5目录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用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浓度的原理及有关操作;2.熟悉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种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4.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和计算方法。能力目标1.能配制和标定盐酸标准溶液;2.能测定混合碱的含量;3.能根据双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4.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二、工作任务编号任务名称要求实验用品1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直接对项目一中配制的0.1mol·L-1HCl标准溶液进行标定;2.熟悉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3.基准无水碳酸钠需先270~300℃灼烧至恒重并保存在干燥器中;4.掌握混合指示剂终点的判断;5.掌握空白实验的方法。仪器:分析天平、称量瓶、台秤、量筒(10mL)、烧杯、试剂瓶、酸式滴定管(50mL)。移液管、容量瓶(250mL)、洗耳球、洗瓶、、锥形瓶(250mL)、药品:0.1mol·L-1HCl标准溶液、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基准无水碳酸钠、混合碱试样、酚酞指示剂(0.2%乙醇溶液)、甲基橙指示剂(0.2%)、蒸馏水。 2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1.熟练掌握固体试剂的溶解,溶液的定容和转移操作;2.强调近终点时逐滴加入,并用锥形瓶内壁将滴定剂靠下,尽量控制一滴、半滴滴或更小液滴加入;3.会判断酚酞由红色至无色时的终点变化及准确读数,终点指示剂的颜色一定是突变,4.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准确的判断出混合碱的组成。3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1.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数据表格中,给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评价;2.写出检验报告实验记录本、实验报告 三、知识准备所谓双指示剂法,就是利用两种指示剂在不同化学计量点颜色的变化,得到两个终点时所消耗的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从而计算各种碱的含量及总碱量。在混合碱试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变色pH范围8.0~10.0),此时呈现红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时,滴定溶液由红色恰变为无色,则试液中所含NaOH完全被中和,所含Na2CO3则被中和一半,反应式如下:酚酞酚酞NaOH+HClNaCl+H2ONaCl+NaHCO3Na2CO3+HCl三、知识准备即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此时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变色pH范围为3.1~4.4),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使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第二化学计量点。设此时所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为V2(mL),反应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甲基橙三、知识准备根据V1、V2可分别计算混合碱中NaOH与Na2CO3或NaHCO3与Na2CO3的含量。(1)当V1>V2时,试样为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中和Na2CO3所需HCl是由两次滴定加入的,两次用量应该相等,即用于中和Na2CO3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V2。而中和NaOH时所消耗的HCl量应为(V1-V2),故计算NaOH和Na2CO3组份的含量应为:三、知识准备(2)当V1<V2时.试样为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此时V1为中和Na2CO3至NaHCO3时所消耗的HCI溶液体积,故Na2CO3所消耗HCl溶液体积为2V1,中和NaHCO3所用HCl的量应为(V2-V1),计算式为:三、知识准备【例2-3-1】称取混合碱试样2.5200g溶于水并转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从容量瓶中吸取25.00mL该碱液放入三角烧杯中, 用0.1025mol·L-1标准溶液滴至酚酞褪色,用去10.22mL,加入甲基橙,继续用该HCl滴至终点,用去25.50mL,求试样中混合碱各组分的质量分数。解:从双指示剂法的原理可知V1<V2,所以该混合碱由Na2CO3-NaHCO3组成。三、知识准备双指示剂法中,传统的方法是先用酚酞,后用甲基橙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在生产中经常使用。但由于酚酞从红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