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9923

八年级语文下册21《宋词四首》破阵子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26850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语文,下册,宋词四首,阵子,课件
  • cover
课件24张PPT。 第21课 宋词四首 破阵子情 境 导 入返回情境导入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志士,一生坚持抗金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与辛弃疾同是为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淳熙十五年(1188),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鹤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部落空。这首词可能就是这次会面前后的作品。返回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其作品的风格。 2.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学习吟诵、欣赏词的技巧和方法。 3.领悟词人的雄心壮志,感受豪放派的艺术风格。整体感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集》。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挑灯 麾下 霹雳 了却(tiǎo)(huī)(pī lì)(liǎo)麾下: 霹雳: 五十弦: 天下事: 可怜:指将帅的部下。特别响的雷声。指五十根弦的瑟,这里泛指乐器。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可惜。理清文章层次,梳理文章结构。醉态———梦境———现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实实虚返回1、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词的构思(结构)有什么特点?研读课文 1.“醉里挑灯看剑”: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之后为何要“挑灯”?为何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逐句赏析 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长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2.梦回吹角连营。 带着这样的悲壮情怀入梦,梦醒之后,不禁浮想联翩,耳边似乎听到了军营中鼓角齐鸣,边声四起,不由使人产生出征杀敌的豪气。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战士们分食着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塞外战歌。 (另说:一望无际的八百里军营连军营,处处都是炊烟烤牛肉,部队供养充足,官兵们同甘共苦,为战斗做准备,而鼓舞士气的悲壮乐曲更加激励着将士们,整个军营何等壮观!)4.沙场/秋/点兵 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军旗猎猎,士气高昂,整装待发,何等威风! 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恢弘气势渲染得极为热烈。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英雄身骑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霹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人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只要收复失地,不辱使命,完成统一大业,就可以了却君王的心愿,自己也可以声名大震,名传史册。 词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梦想,只好在想象中横刀跃马,实现自我。 但梦最终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嘲弄。7.可怜/白发生!“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不由使人产生对投降派的痛恨,对作者深深的同情。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只要收复失地,不辱使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