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实验题专项训练卷 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如图所示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液体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 △t/℃ 加热的时间 t/min 甲 1 0.1 5 1 2 0.1 10 2 3 0.2 10 4 乙 4 0.1 10 1 5 0.1 20 2 6 0.2 20 4 (1)分析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 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3)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可知,液体 (选填“甲”或“乙”)的吸热能力更强。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实验中观察得到的现象记录如下表。 次数 开关 磁场方向 导体 AB的运动方向 电流表指针 的偏转方向 1 断开 上 N下S 向右运动 不偏转 2 闭合 上N下S 向右运动 向左偏转 3 闭合 上 N下 S 向左运动 向右偏转 4 闭合 上 N下S 向上运动 不偏转 5 闭合 上 S下 N 向下运动 不偏转 6 闭合 上 S下 N 向右运动 向右偏转 7 闭合 上S下N 向左运动 向左偏转 (1)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 (2)比较实验2、3(或6、7)可知:在磁场方向 定时,感应电流方向与 有关。 (3)比较实验 可知:在导体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4)用这个实验原理可以制成 (选填“电动”或“发电”)机。. 3.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将四段电阻丝 a、b、c、d分别密封在完全相同的盒内,盒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其中图乙中另取5Ω的电阻在盒外与盒内电阻并联。 (1)盒内封闭 定量的空气的优点是 ,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 U形管中 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2)观察图甲中的 A、B管,在通电时间相等时,发现B管液面上升的高,则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 有关。采用图乙实验装置,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 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图乙中右侧盒外并联着 个电阻,该电阻的作用是 。 (4)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 法。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明依次选用阻值为 5 Ω、10 Ω、20 Ω 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1)图甲是实验的实物连线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连线。 (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4)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 10 Ω 的并闭合开关,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端移动,这一过程中眼睛要一直观察 表示数的变化。 (5)如表所示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实验次数 1 2 3 定值电阻 R/Ω 5 10 20 电流 I/A 0.2 0.1 ①10Ω定值电阻的功率为 W。 ②当导体两端的电压 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5.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相等的 a、b两种液体,并分别插入温度计。 (1)实验中选用的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 (填“相同”或“不同”)。 (2)实验中,用 (填“A”或“B”)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 (填“A”或“B”)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 A.通电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 (3)下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液体 a 加热后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请将温度计示数填入相应表格中。 物理量物质 质量(g) 加热前温度(℃) 加热时间(min) 加热后温度(℃) 液体 a 150 20 10 液体 b 150 20 10 35 分析可知, (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设质量为 m 的 a 液体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其电流为I,通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