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12513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2023_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4633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3,历史,八年级,统编,学年,2024
  • cover
导学案 课时 第9课 辛亥革命 主备教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者、影响。 2.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理解并清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学习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史料分析 【自主学习】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 起义: 年冬,同盟会会员 、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 萍浏醴起义是 武装起义。 2.安庆、绍兴起义: 年夏, 在安庆发动起义,失败后牺牲。革命党人 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1907年, 、 筹划领导,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领导人: 地点:广州 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 "。 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1.时间: 2.地点: 3.结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 , 为都督。 【概念阐释】 辛亥革命 广义: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革命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等。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史料分析】 1、根据教材P44内容及《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逐条归纳图中历史信息。 【合作探究】 1、分析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及作用?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 ———白寿彝《中国通史》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2、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不久后,湖北的政权、军权逐步完全落到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手上。 就革命性质来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但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两座大山依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辛亥革命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巩固练习】 1.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 不是“自强”“求富”,而是“救亡”。此后资产阶级进行了两条路径的“救亡”探索,代表性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B.金田起义、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百日维新 D.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2.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起义。这些起义( ) A.宣告清朝专制统治结束 B.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C.结束了半殖民地的社会状态 D.推动了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近代先进人物关于社会变革的论述”材料,回答问题。 (1)梁启超主张的“变法”其目的是要建立什么政体?为此他参与领导了什么运动? (2)孙中山追求“公共民主”的目的是要建立怎样的国家?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