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 期末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4~22课) 第14课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一、海、空军的建立: 1.背景:国内,国民党军队仍负隅顽抗;国际,美国对华实行 军事包围 政策。 2.海军建立: 1949 年4月,人民解 出卷网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 江苏泰州 宣告成立。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 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 3.空军建立: 1949 年8月,组建空军第一个飞行大队。同年 11 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 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 4.历史意义:⑴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 陆 出卷网军 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⑵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国防实力 。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 安全保障 。 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目的(背景):为打破西方大国的 核威胁 和 核讹诈 ,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 2.建立时间: 1966 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 第二炮兵 。 3.职责:是人民解放军中担任 战略核反击 任务的军种。 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1.背景:世界发达国家的 军事技术 突飞猛进。 2.目的: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 高技术 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3.方向: ⑴加大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和改革的力度。 ⑵坚持质量建军, 科技强军 。 ⑶全面推进军队的革命化、 现代化 、 正规化 建设。 4.意义:⑴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 国防总体实 出卷网力 和防卫作战能力。⑵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 国家统一 铸起坚固的钢铁长城。⑶为 改革开放 和 现代化建设 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2.主要内容: 指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 基本原则 ,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 国际关系准则 。 二、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 年4月, 周恩来 率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 2.地点:在 印度尼西亚 (国家)的万隆召开。 3.中国的贡献: 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之间应“ 求同存异 ”的方针,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 1971 年1 出卷网0月的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 合法权益 ,并立即把 蒋介石 集团的“代表”驱除出联合国的一切机构。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四、中美建交: 1.经过 ⑴1972年2月,美国总统 尼克松 访华,中美发表《 上海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步入 正常化轨道 。 ⑵ 1978 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⑶ 1979 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2.意义: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上海联合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4.中美建交的三原则:“ 断交 、 撤军 、 废约 。” 第16课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 1989 年,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 2、 1991 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 出卷网经合组织。多年来,中国始终本着积极参与、 和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促进该组织的发展以及 作出了重要贡献。 3、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情况下,中国成功主办了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知识点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为了致力于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建立长 出卷网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6月, 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宣言,宣布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 。” 2、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 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3、作用:不仅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 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