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13890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课件(共14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353395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八年级,语文,统编,14张,12课
  • cover
(课件网)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出处来源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手法介绍 《诗经》 蒹葭 蒹葭 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主要生长于沼泽、河沿、海滩等湿地环境中。 初读 1.初读诗歌,把握字音字形和节奏。 2.再读课文,读出韵律。 韵脚:①苍、霜、方、长、央; ②萋、晞、跻、坻;③已、涘、沚。 叠词:苍苍、萋萋、采采。 作品译文 河畔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了霜。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央。 河畔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露水尚未干。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就站在河的岸边。 作品译文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高而陡。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河畔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白露还没有干。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就站在水的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故事。 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芦苇:纤细柔韧,丛生茂密。 白露:晶莹、清凉。 秋水:水波微漾,绵绵不绝。 晨雾:朦朦胧胧,缥缈迷离。 萧瑟、凄凉、清冷 朦胧、迷离、凄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三个写景句都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露凝霜结的凄清晚秋图。为全诗渲染了凄清萧索的气氛,烘托主人公孤寂彷徨、幽思百结,所思不见的怅惘心绪。 赏析人物形象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焦急,急迫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不畏艰险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失望惆怅 主人公: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 百折不挠, 执著追求,坚贞不渝。 追求者炽热追寻的“伊人”仅仅是指“所爱的人”吗?还能不能有其他的理解呢? 理想、梦想、追求、功业、前途、胜境……美好事物的象征。 《蒹葭》以深秋的芦苇起兴,通过描述访求“伊人”而难得的实际情景和想象之景,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不懈追求和强烈的思念之情。 比较阅读《关雎》和《蒹葭》在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 1.同属“国风”; 2.都运用了“兴”的手法; 3.重章叠句; 4.四言一句; 5.双声叠韵。 不同点: 1.《关雎》表现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朴素,健康明朗,热情浓郁;《蒹葭》含蓄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情意,惆怅、伤感。 2.《关》叙事线索清晰,画面形象可见;《蒹》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