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16605

十一《祝福》课件(共64张PPT)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50250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十一,祝福,课件,64张,PPT,高教
  • cover
(课件网) 祝福 东方 美学 鲁迅 目标·重点 1.梳理情节,研读环境,了解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2.分析人物,把握祥林嫂的性格特征,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研究祥林嫂一步一步沦落致死的原因,确定小说的主题和社会价值。 01 02 03 04 导入 作者分析 文体分析 拓展思考 目录 东方 美学 05 小结 第壹章 东方 美学 导入 莫言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 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 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 …… 一路走来,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祥林嫂 祥林嫂为什么说“人死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女性形象 悲剧命运 “祝福” 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四书】 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相关知识 小说以“祝福”为题的含义: 小说用“祝福”为题,强化了人物悲惨命运的特殊氛围。 ① “祝福”是祥林嫂悲剧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小说以事件命名的特点。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 ② “祝福”其实是封建神权的一种体现。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 “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在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深刻地揭示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毒害人的本质,并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添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③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这祝福而被逼上绝境的,可见取名《祝福》具有更深刻含义。以“祝福”为题,有反讽的意味。 小说常识: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 情节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年末雪景) (祝福景象) (祥林嫂) 小说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小说三要素是哪些? 第贰章 东方 美学 作者分析 4. 6.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