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 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 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教学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学科。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直到当今的信息时代,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我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处处都要用到技术,例如我们手中拿的圆珠笔和钢笔就是多次技术改造的结果,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的电视机也是技术发明的成果。认识技术、善用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了解中西方建筑结构与历史、文化和技术的特色。 通过对中民间建筑典型结构设计的欣赏,让学生更加了解各民族再建筑文化和技术领域的人文理念和文化传承。 经历将基础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学们会养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习惯,能运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和设计制作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提高同学们的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学习思想和方法为基础,以设计和操作实践为主要特征,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了很多结构,但是都没有认真的对结构进行分析探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典型结构的鉴赏,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发现结构的美。 难点: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技术、审美准则,能正确地从技术、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 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学主要由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手段设置学习情境,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设计原则知识并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 展示用的图片、其他技术产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老师:本节课我们学习通用技术 必修 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上古老的、成熟的、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之一,以木结构为主体,基本造型特点来自结构的内在要求。中国古建筑通常以组群形式出现,由若干单体组合成群,形成有层次、有主从、有韵律的空间感,并且常常形成对称布局。 中国古建筑的室内采取木骨架系统,空间的垂直分割和水平分割互相贯通穿插,给室内空间带来很大的灵活性。除了对建筑构件进行艺术处理外,还采用多种材料制作建筑和陈设的装饰,如木雕、石雕、砖雕、织物等。中国古建筑注重色彩效果,运用壁画和木构上的彩绘,以及玻璃色彩和金箔光择,形成了绚丽多彩的风貌。总之,中国古建筑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是发展现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源泉。 导学思考 建筑结构与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 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和探究了结构,不管是卓越的 “建筑大师”———蜜蜂筑起的精巧蜂巢,还是人类创造的形态各异的结构,都是大自然和人类智慧、创新能力的体现,结构让美与我们同行。我们应该如何去发现结构的美,感受结构的文化内涵呢 大家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欣赏结构:一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二是从技术的角度。 一、建筑结构与历史、文化 建筑物都具有结构,以下是从人类修建的各种建筑中采撤的几颗璀璨明珠,让我们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欣赏这些诞聚着人类智慧的建筑结构。 太和殿(图1-78),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照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面阔11间, 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 m2,高26.92 m,连同台基通高35.05 m,单层砖木结构,重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