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生活中的压力容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压力容器。 2.在教师引导下,基于证据,运用分析、分类等思维方法,探究压力容器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3.乐于尝试用多种材料、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实践活动,经历完整的探究实践过程。 4.乐于探究和实践,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合作;珍爱生命,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压力容器;掌握预防压力容器带来危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压力容器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看,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容器吗?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容器的名称。 师:像压力锅、杀虫剂罐这样的容器都是压力容器,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容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压力容器。 (二)生活中有哪些压力容器? 教师逐一展示下列物品:塑料瓶装可乐、易拉罐装雪碧;手喷彩带筒;盒装奶、塑料瓶装果汁、塑料瓶装矿泉水。学生尝试把压力容器选出来,教师引导。 学生说一说判断是压力容器的理由。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未开封的可乐瓶和矿泉水瓶,小组活动:学生捏一捏可乐瓶和矿泉水瓶。 学生谈感受,猜想原因。教师用完全一样的可乐瓶装入了和可乐同样多的水,小组活动:学生捏一捏可乐瓶和装水的可乐瓶。学生谈感受。 教师提出问题:可乐瓶内为什么会有较大的压力呢? 小组活动:学生轻轻晃一晃装可乐的瓶子和矿泉水瓶,观察现象。学生谈发现。 教师小结:一部分气体从可乐中释放出来,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像可乐这种饮料是碳酸饮料,是一种人们为了适应自己的需求不断加以改进的产品。 出示资料:碳酸饮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碳酸饮料口感甜美清爽,但是,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发生肥胖、腐蚀牙齿、影响消化等问题。因此,碳酸饮料虽然好喝,也要注意适量饮用。教师把可乐瓶的盖子打开,学生再来捏一捏这个可乐瓶。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打开盖子的可乐瓶,因为内部压力释放,捏起来变软;未开封的可乐瓶,内部压力比外部压力大,捏起来较硬。像未开封的可乐瓶这种内部压力较大的密闭容器,我们可以称为压力容器。教师指导学生把见过的生活中的压力容器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学生汇报。(三)压力容器使用不当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1.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吗? (1)可乐瓶模拟实验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有两瓶完全一样的未开封的可乐,我们来做一组模拟实验,用不同的打开方式,分别模拟压力容器正确使用和使用不当,看一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的想法。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完善。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注意事项,同时进行安全提示。教师进行模拟实验。学生汇报发现。 教师小结:可乐瓶内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让可乐喷溅而出。 (2)放礼花筒实验教师介绍礼花筒:礼花筒底部也有密封压缩空气的瓶子,它也是一个压力容器。它里面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吗?课件出示使用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放礼花筒。学生谈发现。课件播放视频:放礼花筒击破气球。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像可乐瓶、礼花筒等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 2.压力容器中的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 (1)彩带燃烧实验课件播放视频:彩带、液化气罐事故。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像彩带筒、液化气罐等压力容器中装有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 3.交流更多危害。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把你们的交流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课件播放视频:打火机、压力锅使用不当发生爆炸。 教师小结:生活中的压力容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所以为了保护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