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27800

3.1 课时2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15278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地理
  • cover
(课件网)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章 第一节第2课时 新课导入 受热量纬度分布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 受热量纬度分布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 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复习旧知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通过阅读示意图,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3.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分析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分布,并能说出世界季风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前面的三圈环流是在假设地表物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考虑地球自转而得出的,但地球自转运动的同时也在做公转运动。若再考虑公转这一因素,三圈环流所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将会有何变化呢? 60°N 60°S 30°S 0° 30°N 太阳光线 太阳光线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规 律 气压带、风带随 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整体相对太阳直射点移动有滞后性。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规律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假定图 3-9 中各气压带的宽度大致为 10 个纬度,尝试绘制一幅以北(南)极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并将夏(冬)至日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画在图中相应位置上。同桌或前后同学分工绘制不同半球的投影图,并就作品进行互评。 活动 图3-9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极点俯视图 南极点俯视图 参考答案: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开始的假设条件中还有一个条件没用上,就是假设地表物质均匀,我们的地表实际是不均匀的,有海洋、陆地等组成,在海陆分布影响下大气环流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陆地比热容小 升温降温快 海洋比热容大 升温降温慢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大陆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海洋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一月气压分布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亚洲 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将大陆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洋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分布变为高压中心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七月气压分布 亚洲 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思考 为什么北半球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保留相对较为完整?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北半球陆地和海洋相间分布,且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 而南半球则是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三)季风环流 典型地区: 亚洲东部(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东北季风 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一月气压分布与冬季风 西北季风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大陆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海洋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 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西北季风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