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36953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05-1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5342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章,人类,家园,地球,单元,试卷
  • cover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 1.驶离海岸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的视野中消失,这是由于(  ) A. 送行人的位置造成的 B. 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 太阳光的照射造成的 D. 送行人的错觉造成的 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清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张衡这一理论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这一理论完全错误,应彻底否定 B. 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C. 这一理论虽然不科学,但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大飞跃 D. 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评 3.浙江省的地形以哪两种为主体(  ) A. 高原、山地 B. 高原、平原 C. 平原、丘陵 D. 丘陵、盆地 4.今年是“5 12汶川地震”10周年,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据此,读图完成15、16题。 当灾害来临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5.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不能作为地壳变动的依据是(  ) A. 喜马拉雅山脉目前仍在不断上升 B. 俄罗斯克切夫大山群火山爆发 C. 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 D. 某地遭受强降雨,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 6.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 流水 B. 冰川 C. 风力 D. 生物 7.有人从某地出发,先向北行走3千米,再向西行走3千米,假如再走3千米,此人竟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请回答11-12题. 此人的出发点是地球的(  ) A. 中纬度 B. 赤道 C. 北极点 D. 南极点 8.假如学校操场一周的周长为250米,现在,某七年级学生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操场的周长为25厘米,那这幅图的比例尺应为(  ) A. 1:10000 B. 1:1000 C. 1:100000 D. 1:100 9.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13-15题. 依据全球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下列地区多火山地震的是(  ) A. 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B. 南极大陆内部地区 C. 大洋洲内部地区 D. 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10.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11.地球上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有关于图中数字代表内容,正确的是(  ) A. ①是沉积岩,大理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B. ②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C. ①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D. ②是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12.读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某地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以北是高纬度地区,以南是中纬度地区。该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A. 160°E、30°N B. 20°W、60°S C. 160°E、60°N D. 20°W、30°S 13.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A. 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B. 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 阿尔卑斯山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D. 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分。 14.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图中A点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_____ 。 (2)图中B点位于高、中、低纬度的 _____ 纬度。 (3)C点在A的 _____ 方向。 (4)图中D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_____ 。 15.如图是拍摄于冰岛的一悬崖照片,可见照片中犹如摩天高楼林立着的岩石,由此可判断该岩石属于_____类岩石,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 16.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 _____ ,D _____ (2)甲村要建一条从青水河取水的管道,量得管道的图上长度为1.5厘米,则管道实际长度应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