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部分 仪器分析实验 第十二章 电位分析法及永停滴定法 实验一 常用注射液中pH值的测定 2. 熟悉 pH标准缓冲溶液定位的意义和温度补偿装置的作用 3. 了解 pH计的使用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1. 掌握 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选用玻璃电极(GE)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浸入被测溶液,组成原电池: (-)Ag|AgCl,内充液|玻璃膜|被测溶液| |KCl(饱和), Hg2Cl2 | Hg(+) 上式表明,只要K 已知且固定不变,测得电动势E后,便可求得被测溶液的pHx 值。电池的电动势E与溶液的pH值之间有直线关系,其斜率为 , 即溶液pH变化一个单位时,电池电动势变化 伏特。 中除T以外都是常数,即此值随电池系统的温度而变,当溶液的温度不同时,溶液pH值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电池电动势的变化也不同,因此pH计上均设有温度调节旋钮,以消除温度对测定的影响。由于际K`随溶液的组成、电极类型和使用时间长短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动,而变动值又不易准确测定,故实际工作中常采用相对测量法,即采用两次测量法测定溶液的pH值。 测量时,首先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准pH计,也叫“定位”。由于SCE在标准缓冲溶液中及被测溶液中产生的液接电位未必相同,由此会引起误差。若二者的值极为接近( pH<3),则液接电位不同引起的误差可忽略。所以,选用标准缓冲溶液的pHs值应尽量接近样品溶液的pHx。对于精密级的pH计,除了设有“定位”和“温度补偿”调节外,还设有电极“斜率”调节,它就需要用两种标准缓冲液进行校准。一般先以pH 6.86或pH 7.00进行“定位”校准,然后根据测试溶液的酸碱情况,选用pH 4.00(酸性)或pH 9.18(碱性)缓冲溶液进行“斜率”校正。 仪器 pHS-25型酸度计、复合pH电极、烧杯(100 mL)、温度计。 试剂 标准缓冲溶液(pH 6.86、4.00和9.18)、被测试液如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等。 1.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预热约15 min。 2. 调节“温度”旋钮,使温度与室温相同。 3. 从饱和KCl溶液中取出电极,洗净、擦干,插入pH 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按“标定”按钮,待读数稳定后,按2次“确认”键,仪器转入“斜率”标定状态。 4. 将电极取出,洗净、擦干,插入pH 4.00(或pH 9.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待读数稳定后,连续按2次“确认”键。 5. 将电极取出,洗净、擦干,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定pH值。 6.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将电极取出,洗净、擦干,插入饱和KCl溶液中保存。(注意:如果在标定过程中,操作失误或按键按错而使仪器使用不正常,可关闭电源,然后按住“确认”键后再开启电源,可使仪器恢复初始状态,然后重新标定。) 7. 数据处理 I II III 平均值 规定值 葡萄糖注射液 3.2~6.5 氯化钠注射液 4.5~7.0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5~5.5 碳酸氢钠注射液 7.5~8.5 1. 复合pH电极需浸泡在饱和KCl溶液中。 2. 复合pH电极下端玻璃球很薄,需小心使用,以防破裂,使用中切忌与硬物接触,且不得擦拭。 3. 使用复合pH电极时须将加液口的小橡皮塞取下,以保持足够的电位差,用毕再套好。 1. 何谓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它们在电位法中的作用是什么?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常使用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是什么? 2. pH计能否测定有色溶液或混浊溶液的pH? 实验二 磷酸的电位滴定 2. 熟悉 熟悉绘制电位滴定曲线的方法 3. 了解 磷酸的解离平衡常数pKa1及pKa2的测定 掌握电位滴定法确定滴定终点的三种方法 1. 掌握 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电位滴定时,记录滴定体积和相应的pH,按滴定曲线(pH-V)、一阶微商曲线(△pH/△V- )或二阶微商曲线(△2pH/△V2-V)作图法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