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部分 仪器分析实验 第十八章 气相色谱法 实验一 气相色谱仪的性能检查 实验目的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操作规程; 熟悉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灵敏度、检测限以及精密度的检测与计算方法;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仪流程图 气相色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气路密封性 恒温精度 噪音和漂移 灵敏度 检测限 定性重复性 定量重复性 仪器与试剂 仪器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 毛细管色谱柱 微量注射器(5μL)。 试剂:联苯(1μg/mL)的正己烷或环己烷溶液;0.05%苯-甲苯(1:1)的环己烷溶液 高纯氮和氢 色谱条件 色谱柱(PEG或SE-30),I. D 2m × 3mm 柱温140 ℃ 气化室温度150 ℃ 检测室温度150 ℃ 气体流量:N2:60mL/min,H2:50mL/min,空气:500mL/min 实验步骤 通载气 开机电源 点火,设定色谱条件 进样,记录数据与数据处理 关机:先关电源,再关载气 数据处理 灵敏度 检测限 定性重复性 定量重复性 数据记录 1苯 2甲苯 tR1 (min) tR2 (min) tR1-tR2 (min) h1 h2 1 2 3 4 5 注意事项 1.开机时要先通载气,后通电,关机时要先断电源,后停气。 2.FID为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必须用高纯度的氮气(一般99.9%)、空气和氢气,不点火严禁通H2,通H2后要及时点火。空气中可能含有有机气体,故气体输入前应严格净化。 3.定量吸取试样,注射器中不应有气泡。每次插入和拔出注射器的速度应该保持一致。注射器使用前应该用被测溶液多次润洗(如5次),实验结束后用乙醇清洗。 4.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沸点确定柱温、气化室和检测器的温度。一般气化室的温度比组分中最高的沸点要高,检测器的温度要高于柱温。 思考题 1.选择柱温的原则是什么?为何检测器的温度必须高于柱温? 2.氢火焰检测器正常工作时都需要哪些气体?各自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使用氢火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停机时应先停H2后停温控? 实验二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乙醇的含量 【实验目的】 1.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和分析的原理。 2. 熟悉有关气相色谱分析的操作技术。 3. 学会运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计算。 【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仪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学、医药卫生、食品工业、环保等方面应用很广,是一种对混合气体中各组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的仪器。 色谱仪利用色谱柱先将混合物分离,然后利用检测器依次检测已分离出来的组分。检测器对每个组分所给出的信号,在记录仪上表现为一个个的峰,称为色谱峰。色谱峰上的极大值是定性分析的依据,而色谱峰所包罗的面积则取决于对应组分的含量,故峰面积是定量分析的依据。一个混合物样品注入后,由记录仪记录得到的曲线,称为色谱图。分析色谱图就可以得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原理】 利用乙醇的易挥发性,以异戊醇为内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经与平行操作的乙醇标准品比较,以保留时间或者相对保留时间定性,用内标法以乙醇对内标物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分析。 仪器:气相色谱仪、(2mL、5mL、10mL)移液管各一支、 100mL容量瓶、5mL离心管、1000uL移液枪 试剂:无水乙醇,异戊醇(均为A.R.),乙醇标准储备液(10mg/mL)100mL;内标物(异戊醇)标准储 备液(5mg/mL)100mL。 【仪器和试剂】 【实验内容】 1.标准溶液的配置 分别移取乙醇标准储备液2.00、3.00、6.00、9.00、12.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移取10mL内标物(异戊醇)标准液于上述五个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得到乙醇浓度分别为20、30、60、90、120mg/100mL,内标物(异戊醇)浓度为50mg/100mL的标准系列溶液。 2.定性分析 取上述标准储备液溶液任意一瓶,分别取1mL溶液于两个进样瓶中,平行进样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