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59670

第三部分 第十七章 薄层色谱法 课件(共26张PPT)- 《分析化学实验》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版)

日期:2025-05-24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583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大学,科技,华中,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三部分 仪器分析实验 第十七章 薄层色谱法 实验一 薄层色谱法测定硅胶(黏合板)的活度 2.了解粘合薄层活度的测定方法。 1.掌握粘合薄层的制备方法。 【实验目的】 硅胶的吸附性质决定于连接在硅原子表面的羟基基团—硅醇基(—Si—OH),经活化后的硅胶如暴露在空气中,则能吸附水分使之减活。 硅胶粘合薄层活度的测定方法,目前一般都采用Stahl活度测定,样品为二甲黄、苏丹红、靛酚蓝等量混合溶液,点在薄层板上,用石油醚展开10cm,斑点应不移动,如用苯展开则应分成三个斑点,合格的硅胶粘合薄层,其Rf值分别为:二甲黄0.58±5%,苏丹红0.38±5%,靛酚蓝0.08±5%,其活度为Ⅱ~Ⅲ级,水分含量5%~15%。如Rf值<标准值,表明硅胶的含水量小(新鲜活化的硅胶板),吸附能力强,活度级别为<Ⅱ级,如Rf值>标准值,表明硅胶的含水量大(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的硅胶板),吸附能力弱,活度级别为>Ⅲ级。 硅胶活度级别与硅胶的含水量、吸附能力及样品Rf值的关系如下: 硅胶活度: Ⅰ Ⅱ Ⅲ Ⅳ Ⅴ 硅胶含水量: 小 → 大 硅胶吸附能力: 强 → 弱 样品Rf值: 小 → 大 【实验原理】 1.双槽层析缸 2.点样毛细管;电吹风 4.玻璃板(10×20cm);碾钵 6.硅胶G(薄层层析用);0.6%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8.混合染料(含二甲黄、苏丹红、靛酚蓝各0.40mg/mL) 9.展开剂:石油醚(AR)、甲苯(AR) 【仪器和试剂】 1.硅胶粘合薄层板制备 称取硅胶(薄层层析用)7g,于小碾钵中,加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约20mL,碾匀,铺于10×20cm玻璃板上,使形成均匀薄层。室温晾干,置烘箱中于105~110℃活化1h,置干燥器中贮存备用。 2.层析缸饱和 量取石油醚和苯各80mL,分别倒入二只层析缸中,盖上层析缸盖晃动溶液,使其均匀分配至双槽中。 3.点样与展开 取薄层板,在距板一端2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上起始线并在距起始线10cm处划出前沿线。起始线上划4个点样点,每点间隔2cm,两侧点距边缘2cm。用内径0.5mm平口毛细管轻点混合染料溶液,边点边用冷风吹,原点直径应不超过2~3mm。挥干溶剂,将薄层板置于放有苯的层析缸,展开至前沿线时取出,挥干溶剂,划出实际前沿线。另取一板,同上,置于放有石油醚层析缸中,作对照实验。 4.数据处理 观察斑点位置,计算二甲黄、苏丹红、靛酚蓝的Rf值,判断活度。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1.点样量不宜太多,否则会造成拖尾,影响分离。 2.展开剂石油醚或甲苯中含水量多少,会影响斑点Rf值,故层析缸须干燥无水。 加入展开剂后如发现混浊,表明展开剂中含水,应用展开剂将层析缸荡洗三次 3.展开剂不要加太多,起始线不能浸入展开剂中,否则会使样点溶解,原点变大 【思考题】 1.影响薄层色谱Rf值的因素有哪些? 2.用硅胶薄层板分离混合物,是属于哪一种色谱原理? 实验二 四逆汤中乌头碱的限量检查 【实验目的】 1.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分离原理、以及薄层色谱斑点的检出识别方法。 2.熟悉薄层色谱对杂质限量检查的方法、薄层色谱斑点比移值Rf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 依据同一成分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应有相同的色谱行为,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采用对照法,利用与对照品相同的位置有相同颜色的斑点,用以鉴别成分,据此判断样品中的化学组分。 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的面积大小与组分的质量或含量大小呈正比。因此利用标准对照法,对照品与样品组份的斑点面积之比正比于两者的浓度之比。在杂质限量检查中,要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斑点,或不出现斑点,由此确定杂质限量。 1.层析缸;硅胶G板;毛细管点样器;喷雾器;电吹风; 2.乌头碱对照品;次乌头碱对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