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实验八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一)实验目的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1.学习纸色谱法分离氨基酸的操作。 2.巩固纸色谱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纸色谱(PPC),又称纸层析,属于一种分配色谱。它的分离作用不是利用滤纸的吸附作用,而是以滤纸作为惰性载体,以吸附在滤纸上的水或有机溶剂作为固定相,以水饱和过的有机溶剂(展开剂)为流动相。利用样品中化合物极性的差异,在两相的溶解度不同,即样品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于分配系数不同,待分离成分在纸上的迁移速率不同。 (二)实验原理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某种化合物在层析纸上上升的高度与展开剂上升高度的比值称为该化合物的比移值,常用Rf来表示: 纸色谱主要用于糖、氨基酸极性较高的化合物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分离。 (三)实验仪器、试剂规格及物理常数表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1. 实验仪器 滤纸、层析缸、毛细管、电吹风 2. 试剂规格 丙氨酸、赖氨酸、正丁醇、甲酸、茚三酮溶液 (三)实验仪器、试剂规格及物理常数表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3. 物理常数表 药品名称 性状 熔点 (℃) 溶解度 易溶 难溶 丙氨酸 白色结晶或粉末 200 水 乙醚、氯仿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赖氨酸 白色结晶 224.5 水 乙醚、氯仿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四)实验步骤及装置图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1. 点样 选用国产1号滤纸,将其裁成4.5×15 cm的长方形,在距滤纸一端2 cm处用铅笔划一基线为起始线,在滤纸的另一端1~2cm处用铅笔划线为前沿线。起始在线上每隔2~3cm,用铅笔记一“×”号,再用毛细管将丙氨酸和赖氨酸的混合样品点于“×”号的中心处,同时用铅笔在滤纸的背面注明样品名称。样品点的大小最大直径不超过0.5cm。 (四)实验步骤及装置图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2. 展开 待样品点上的溶剂挥发后,将滤纸起始线一端放入展开剂内进行展开,使展开剂在点样基线下至少1cm,溶剂即由于毛细管作用沿滤纸流动,样品也随溶剂前进而展开。展开剂为酸性溶剂系统V(正丁醇):V(甲酸):V(水)=15:3:2。 (四)实验步骤及装置图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3. 显色 当展开剂上升到时,取出滤纸,用铅笔记下溶剂前沿位置,再用电吹风吹干或在室温下晾干。将茚三酮溶液均匀地喷到滤纸上,放入烘箱中在80℃下烘干即显出前沿线各氨基酸的色斑。 4. 计算Rf值 用铅笔标记各色斑的中心,计算各氨基酸的Rf值,确定混合氨基酸中的各成分。 (五)粗产物纯化原理及注意事项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1. 纸色谱 纸色谱属于分配色谱,其分离原理是根据混合物的各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间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固定相为滤纸上吸附的水,滤纸是水的支持物和载体,流动相为含有一定比例水的有机溶剂,也称为展开剂。分配层析法基本上与液-液连续萃取方法相同,流动相亲脂性较强的溶剂在含水的滤纸上移动时,溶解于流动相的各组分在滤纸上受到两相溶剂的影啊,产生分配现象。 (五)粗产物纯化原理及注意事项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2. 注意事项 (1)滤纸质地要均匀、厚薄适宜、无折痕。 (2)一般定性分析使用薄的滤纸,分离制备使用厚的滤纸。 (3)展开剂常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常用水饱和的正丁醇。 (4)先按比例将溶剂混合,然后在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取上层正丁醇层作为展开剂。 (六)讨论 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 (七)思考题 1.为什么在滤纸上要点丙氨酸纯净物,作用是什么? 2.取滤纸时,应该注意什么? 3.Rf 值的定义?影响Rf 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谢谢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