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知识目标 1. 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及劳动合同类型的相关规定; 2. 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解除、终止、法律责任等基本内容的规定; 3. 了解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基本法律制度相关规定。 >>能力目标 1. 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劳动合同实际案例及相关问题; 2. 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防范订立劳动合同时的风险与陷阱; 3. 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与处理技巧维护劳动者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目标 第十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董平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与公司签有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董平每个季度必须完成一定数额的销售任务,个人收入则主要是销售提成。尽管董平对保险推销工作满怀热情,不辞辛苦,但第一季度下来,所签保险单寥寥无几,远远没有完成公司的销售定额。公司销售主管提醒董平,若第二季度仍完不成任务,他就有被解聘的可能。为了保住工作,董平更加努力,甚至发动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虽然第二季度的销售业绩比第一季度有所提高,但比公司的定额还是差了不少,于是他担心的事情出现了。公司销售主管口头通知他说,鉴于他连续半年都不能完成公司的任务,公司认为他不能胜任保险销售工作,因此决定解除与他的劳动合同,请他在3天内办好离职手续。 案例导入 第十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董平万般请求,希望公司能再给他一次机会,被拒绝后,董平又提出自己的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公司销售主管以解除合同是因为董平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且事先又提醒过他为由,拒绝了董平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要求,双方遂发生争议。 问: (1) 保险公司能否解除与董平之间的劳动合同? (2) 保险公司解除与董平之间的劳动合同的程序是否正当? (3) 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支付董经济补偿金? 案例导入 第十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针对实际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要求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两组进行辩论,将辩论结果填入下表。 第十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一、 劳务派遣概述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目前法律界或相关部门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在业内大家对这类用工方式普遍如下约定。 劳务派遣指的是用工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劳务派遣机构选聘所需人员并通过该机构为这类人员办理用工、代发薪酬以及代办社保、档案托管等一系列人事、劳动手续代理的用工方式。 (一) 劳务派遣的概念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其他规定 (1) 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的关系是劳务关系。 (2) 派遣机构与派遣人员是劳动关系。 (二) 派遣机构、用工单位和派遣人员三者之间关系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其他规定 (3) 用工单位与派遣人员是劳动用工关系。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其他规定 (1) 人才的法定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劳务派遣的本质特点。 (三) 劳务派遣的特点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其他规定 (3) 人才的使用与管理。 (2)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是劳务派遣的一个显著特点。 (4) 劳务派遣的基本结构是由三方当事人和两份契约合同组成。 劳务派遣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据资料记载,美国在1971年就颁布了《人才租赁业的法律》,日本在1985年颁布了《人才租赁法》。随着全球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要在一个动态的市场条件下成为一个胜利者,必须要有配套的柔性流动人才队伍以快速、有效地回应环境的变化,沉重的成本问题和迟钝的响应速度不能使组织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这就加剧了劳务派遣业发展的要求。当前在国外,劳务派遣已是一种常见的用工模式。 (四) 劳务派遣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其他规定 (1) 根据用工单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