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67256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含解析)单元检测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8483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章,学年,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 cover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利用下列实验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少量碳酸氢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取25%的粗食盐水50mL,加入3mol L-1NaOH和1.5mol L-1Na2CO3混合溶液,调节溶液pH至11,溶液中出现浑浊,加热煮沸,静置,过滤。 2 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滴加适量盐酸,得到精制食盐水。 3 将实验2所得精制食盐水保温在30℃,边搅拌边加入20gNH4HCO3,溶液中出现浑浊,保温、静置10min,过滤,干燥,得到NaHCO3固体。 4 用pH试纸测定0.1mol L-1NH4Cl溶液、0.1mol L-1NH4HCO3溶液和0.1mol L-1NaHCO3溶液的pH,测得pH分别约为6、7.8和8。 A.实验1静置所得溶液中有c(Na+)>c(Cl-)>c(OH-)>c(Mg2+) B.3mol·L-1NaOH和1.5mol·L-1Na2CO3混合液中存在c(OH-)+c(HCO)+c(CO)=c(Na+) C.0.1mol·L-1NH4HCO3溶液中的c(HCO)小于0.1mol·L-1NaHCO3溶液中的c(HCO) D.0.1mol·L-1NH4Cl溶液中的c(NH3·H2O)=9.9×10-7mol·L-1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0 L pH=1的稀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为0.1 NA B.7.1 g Cl2完全被石灰水的浑浊液吸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11.2 L 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NA D.500 mL1.0 mol·L-1的NaNO2溶液中,NO数为0.5 NA 3.常温下,用0.1000 mol L-1的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 L-1的溶液,获得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滴定分数(w),滴定分数是指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 mol L-1 B.b点溶液中, C.b点到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若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则时溶液显红色 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对滴有酚酞的溶液进行加热,溶液红色变深 证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用试纸测定同浓度的、溶液的 比较和的酸性强弱 C 将碱式滴定管的尖嘴朝下,慢慢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 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气泡 D 向溶液中滴2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操作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溶液褪色 BaCl2溶液显酸性 B 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生成红褐色沉淀 制得Fe(OH)3胶体 C 向H2S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H2S酸性比H2SO4强 D 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I2和I- A.A B.B C.C D.D 6.用一定浓度的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浓度均为的、和三种溶液,滴定过程中三种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已知: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b点为曲线②上的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①②③曲线分别表示、、 B.d点对应的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 C.浓度为 D.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溶于水的盐都是弱电解质 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 ③0.5 mol·L-1一元酸溶液中H+浓度为0.5 mol·L-1 ④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⑤⑥ B.只有④⑤ C.②④⑤⑥ D.只有③⑥ 8.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B.0.1 L 0.5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9.下列有关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