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69802

2024年高考历史部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 第11讲 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与法律教化 课件+学案(2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4397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打包,2份,学案,课件,教化
    (课件网)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部分) 第11讲 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与法律教化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 (1)背景:①_____的使用和②_____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 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2)目的: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3)表现: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铁器 牛耕 (4)代表:商鞅变法。 A.措施: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③_____;政治方面,废除④_____ ____,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 B.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 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奖励耕织 世卿世禄制 2.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措施和作用 A.孝文帝亲政前:实行俸禄制,推行⑤_____等,有效地巩固了北 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B.孝文帝亲政后:迁都⑥_____、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加快 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均田制、三长制 洛阳 3.北宋 范仲淹 改革 措施: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 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一年多 王安石 变法 措施: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 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目的:⑦_____。评价:变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变法涉及面广、 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实行五六年后被废止 富国强兵 4.明朝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措施:政治上,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经济上,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4)结果:张居正死后,除⑧_____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被废止。 一条鞭法 二、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1)背景:夏商时期,君王及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起源:西周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⑨_____”的思想。 (3)发展: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君们寻找治国新思想。 2.法治 (1)早期国家已有法律。夏朝有《⑩_____》,商朝有《汤刑》,周朝有 《九刑》。 (2)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_____。德治与法 治之争开启。 敬天保民 禹刑 成文法 3.德治与法治之争 (1)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孔子提出“ _____”“节用而爱人”。 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商鞅在秦国颁行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 主阶级的权益;韩非主张 _____相结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为政以德 法、术、势 三、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的法治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 _____》。秦汉朝廷还发布“令”,律和令都 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引礼入律) (1)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 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推动了律令的 _____。 (2)表现: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重要原则之一。 九章律 儒家化 3.唐朝———礼法结合,提倡礼治 (1)唐高宗撰成《永徽律疏》,即《 _____》,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 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 _____确立的标志。 (2)732年,颁行《 _____》,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社会层面,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唐律疏议 中华法系 大唐开元礼 四、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