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69827

2024年高考历史部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 第26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课件+学案(2份打包)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9864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打包,2份,学案,课件,新时期
    第26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1.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工作着重点 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①    的历史性决策 恢复路线 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②    的优良传统 拨乱反正 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平反冤假错案 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总结历史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③           》 修订宪法 1982年年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2.改革开放进程 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 农村 城市 探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④    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A.1980 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1984 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深化 A.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⑤   的理论。 B.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⑥  。 C.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A.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B.实施“引进来”和“⑦  ———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推进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 A.时间:2012年11月。 B.内容: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中共十九大———谱写新篇章 A.召开时间:2017年10月。 B.内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⑧         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3)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迈进新时代 A.召开时间:2019年。 B.内容: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4.“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 两制” 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实践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两岸 关系 《告台湾同胞书》 1979年元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九二共识” 1992年11月,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汪辜会谈 1993年4月,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⑨       》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历史性一页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 [基础判断]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面纠正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左”倾错误,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 (  ) 错误 【详解】拨乱反正工作完成的标志是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该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的基本特点。 (  ) 正确 【详解】我国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著名的“大包干”责任制形式就是先由安徽农民群众创造和示范,然后推广到全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是逐步扩大,由点到面,先试点后推广的。 3.经济特区的“特”是指其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施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  ) 错误 【详解】经济特区的“特”是指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的“特”才是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4.“一国两制”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但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