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70416

15《我与地坛(节选)》课件 (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3531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我与地坛(节选),课件,21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人生终极三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课题导入 哈姆雷特两问: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课题导入 史铁生在地坛也发出三问: “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 课题导入 一曲生命的颂歌! 我与地坛 史铁生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疾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捐给需要的患者。 课题解读 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 拜台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 课题解读 目标引领 1.赏析地坛的庄严宁静之美,理解作者从中悟出的生命内涵。 2.品悟母亲的顽强坚毅之美,理解作者由此而生的心魂升华。 独立自学 1.两个选文各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给两节选文拟两个小标题。 2. 地坛有什么特点?与“我”又有什么相似点? 3.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为什么在第二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写母亲?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一、初读文本,感知内容。(7分钟)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浴火涅槃 ,向死而生 引导探究 1.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同之处 “我” 与地坛有什么关联或相似点? 二、研读文本,感悟生命。 荒芜冷落 地坛 一座废弃的古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同病相怜 我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失魂落魄 被社会遗弃的人 被人遗弃的古园 引导探究 2.地坛有什么特点?阅读第3段和第5段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并概括。 荒芜冷落 3.剥蚀了┅ ┅野草荒藤茂盛得自在坦荡, 夕阳散发着沉静的光芒 5.蜂儿┅ ┅露珠在草叶上滚动,汇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但并不衰败 二、研读文本,感悟生命。 引导探究 3.地坛荒凉但并不衰败,让作者有了哪些思考?作者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为什么要出生 我该不该去死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出生不能辩论,无须思考 死,应该顺其自然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种不再能够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种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确保了它的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种必然会来临的节日。 既然死是一件在想透之后便不必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珍重。———史铁生 二、研读文本,感悟生命。 引导探究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活下去 史铁生在第7段用六个“譬如”作了形象的解答,请把它们找出来并齐读。 祭坛石门中灿烂的落日, 落寞时分高歌的雨燕,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镇定站立的苍黑的古柏, 夏天雨后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 秋天落叶满园撒播熨yu帖而微苦的味道。 古园被随意雕琢, 却不能改变其生生不息 “我”身残志不残 二、研读文本,感悟生命。 目标升华 地坛之于史铁生, 正如菩提树之于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悟得佛理, 史铁生在地坛悟得人生真谛。 其伟大之处正在于通过对苦难的超越,使得生命的意义得到了升华,具有了普遍意义。生命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