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84619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日期:2025-09-29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665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同步,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一课,单元,第四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八上·温州月考)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答案】B 【知识点】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南迁的有关知识。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时汉主刘聪又派呼延晏率大军进攻洛阳,晋兵大败,汉将刘曜、王弥,石勒皆助兵会合,永嘉五年(311)五月二十四日,怀帝出华林园门,欲西奔长安,被汉兵追获,北方陷入长期战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南迁原因的识记。 2.(2017八上·乐清期中)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南下的曹军迅速前进,刘备见曹军人数众多,便联合孙权抗曹。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为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赤壁之战的识记。 3.(2017八上·柯桥期中)嘉兴有件传家宝———子城。它是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位于市中心府前街,始建于231年,据此推算,子城建造时嘉兴隶属于(  ) A.东汉 B.三国吴 C.西晋 D.三国蜀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开始于220年,结束于280年,231年属于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蜀国管辖中国的西南地区,四川省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吴国管辖中国江浙地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国鼎立的识记。 4.(2017八上·绍兴期中)恩格斯曾指出:“比较野蛮的征服者……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印证他这一论断的是(  ) A.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六国 C.文成公主入藏 D.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D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比较野蛮的征服者……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能够体现这个诊断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用汉语。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识记。 5.(2017八上·乐清期中)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齐民要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