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87656

【大单元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5383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四,整体,生物圈中的人,下册,七年级
  • cover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一、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中的第五大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对应现行人教版教材“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属于新课标九个大概念中的第五大概念:概念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图所示: 通过了解人体具有八大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集体健康至关重要。让学生能够从系统到器官到细胞,宏观到微观去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学习人体结构和生理活动基础知识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形式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模型或实物展示、材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识别和推断人体各系统相应结构的功能,帮助其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在青春期所发生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的具体应对举措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传染病预防、特定情况下的急救等措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课题,开展学习活动(如通过调查研究或实验,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或吸毒对人体的危害),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材编写体例 1、章节设置与课程安排相适应,具备单元-章-节-课时的结构分层; 2、每节设置“想一想、议一议”问题或情境导入,均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 3、每节重难点以小标题形式呈现,简约清晰; 4、每节安排有“探究实践”、“观察与思考”、“小资料”等模块,任务突出; 5、课后有“练习”和“课外实践”,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 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由七章组成。这七章又可分为各有特色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它要回答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和“我从哪里来? 既包括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也有人的生殖以及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的学习内容。本章先解决生物圈中怎样有了人类和个体的人怎样来到生物圈这两个问题。开篇就极富冲击力和吸引力并切合主题。另外,鉴于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比以前提高,青春期著通提前,把人的生殖和青春期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前至七年级第二学期是比较恰当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六章,依次是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部分内容是以人体的生理活动为主线来安排的,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活动如何进行,以及人体有关系统基本的解剖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同时这部分又贯穿了人体生命活动对生物圈环境的依存、适应和影响的生物学观点。鉴于学生尚属七年级,比起历史上曾开设于初三的“生理卫生”所涉及的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内容,现教材内容相对浅显。 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共三节,依次是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可以说,本章是这个单元的收官之作,通过“资料分析”“深究”“拟定计划”这些学生活动,由“知”过渡到“行”。其内在含义是,生物圈中的人理应为保护生物而付诸行动。 在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课程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单元集中体现了这一设计思路。其内容结构严谨,观点清晰,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教材编写意图 通过本单元的教与学活动,应当使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