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8888143
单元活动4 建设海绵城市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6张)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97604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单元
,
一册
,
必修
,
选择性
,
2019
,
教版
(
课件网
) 建设海绵城市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新课导入 近些年来,每逢雨季,我国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被人们戏称到城市“看海”。 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结合不同城市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能通过调查研究,理解海绵城市的含义以及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能通过实践,归纳整理海绵城市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案,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海绵城市是为了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的吸纳与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缓解旱季时水源不足的问题。 一、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材料: 2020年1月13日,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19—2025年)》,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根据规划,贵阳将建立山地城市新型雨水收集、排放系统,至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区域就地消纳和利用的降雨量达到70%,实现将雨水资源向其他形态水资源的转化与调蓄,以最大、最优利用雨水资源为主,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降低城市防洪排涝隐患。至2025年,贵阳市海绵城市建成总面积为150.67平方千米,2021—2025年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约69.71平方千米,新增投资约104.57亿元。 1.贵阳市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 2.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何种优先原则? 我国应该如何进行海绵城市建设? 活动 问题:1.贵阳市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 参考答案: 贵阳市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在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特”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问题:2.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何种优先原则? 参考答案: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以人和自然生态为优先原则。 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 城市的河道自净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水体污染严重,威胁饮水安全。 城市内涝问题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和管理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部分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需求更加强烈。除以上原因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在夏秋季节易受到台风影响,暴雨天气时有发生,加之许多城市排水系统脆弱,因此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在城市内“看海”的景象时有出现。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城市内涝 视频: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有人说:“易发生洪水的地区一定需要建设海绵城市,其他地区则不需要建设海绵城市。”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活动 观点讨论 问题:有人说:“易发生洪水的地区一定需要建设海绵城市,其他地区则不需要建设海绵城市。”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不赞同这个观点。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原因不仅仅是预防城市内涝,更重要的是防治生态破坏、保障水资源供应、减轻水体污染、保证饮水安全等。 重点:建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 关键:快速渗水和有效集水。 目的: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具体措施: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可以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 二、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屋顶绿化 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适的屋顶种植树木花卉、瓜果蔬菜,使屋面雨水得到滞留、利用,减缓排水压力,美化环境。 下凹式绿地 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六章 自然灾害(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四章 地貌(含答案)(2025-09-18)
土壤课件(59张)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025-09-17)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