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93343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942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六,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2.北宋的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曾师从大儒张载,其撰写的《吕氏乡约》倡导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乃是儒学人士教化乡里的范本。由此可知,北宋的乡约( ) A.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B.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 C.成为礼法结合的典范 D.推动法典面向社会基层 3.明清时期的徽州“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掺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朱熹)家礼,彬彬合度”。据此可知,这类村落的特点是( ) A.行政管理严密 B.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疏离 C.公共集会较多 D.治理融入主流意识形态 4.唐朝规定县以下的地方实行四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保,设一保长,五保为里,设一里正,五里一乡,设一耆老。邻保是当时监督和辅助政令执行的基层单位,负责统筹户籍管理、征收赋税、摊派徭役、治安管理等事项。这表明唐朝( ) A.地方自治能力不断增强 B.充分发挥了世家大族的力量 C.重视地方基层组织建设 D.依托血缘纽带加强中央统治 5.如图为某学者绘制的《宋代救济体系示意图》(局部)。由此可知,宋代社会救济体系的特点有( ) ①以民间救济为主体 ②救济的方式多样 ③救济体系较为完备 ④防灾救灾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历代户籍制度逐渐演变.以下材料所涉户籍制度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诸色户计,已有定籍,仰各安生理” ②“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 ③“五年一次编审增益人丁造册奏报之处,永行停止” ④“谓宜正其封疆,户口皆以土断。”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7.明清时期的南方及西北地方,宗族之间解决纠纷,动辄聚族械斗。聚族械斗肯定会出人命,通常每次械斗前,各大宗族先确定有多少人能抵命;规定凡抵命者,事后其妻儿老小一律由公产来赡养。据此可知,宗族组织( ) A.具有综合性治理功能 B.影响地方社会安定 C.抵御天灾人祸以自救 D.得到了官府的庇护 8.中国古代的测时与报时是分离的,遵循铜刻漏计时、击鼓定更、铜钟报时的基本程序。朝廷长期垄断时间测报的知识技能,并制定严苛的法律禁止民间私获天文仪器、星图和谶书,私习天文算学和测时技术。据此可知,计时测报系统( ) A.是官府社会治理的必备手段 B.在中西方社会均有实践 C.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指南 D.具有很复杂的运作机制 9.截至2022年末,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10.5 亿人、2.4 亿人、2.9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 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 13.68亿人,覆盖96.8%的人口。这反映出,我国( ) A.医疗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B.社会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C.贫富悬殊状况基本消除 D.社会保障整体水平较高 10.雅典公民在十八岁时要在村社名簿中登记,登记需要村社成员进行宣誓投票决定,如果投票不同意,他可以向陪审法庭申诉,申诉成功则可登记。登记后的公民经过两年服役并举行一定仪式后可正式参加公民大会及各项民主政治生活。如果议事会发现其登记时未满18岁,那允许他登记的村民便要受到罚金的处分。由此可知雅典( ) ①取得公民权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 ②民主政治生活中注重程序的规范性 ③陪审法庭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④村社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