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96224

单元活动1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23张)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338486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单元,地理,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 cover
(课件网)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能通过具体案例,学会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思路与方法。 学会通过收集与整理资料、定性与定量分析及综合分析等方法,逐步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能力。 一、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收集与整理资料 内容: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方法: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第二步,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三步,探究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自然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 二、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方法 收集与整理资料 直接收集法 间接收集法 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材料等。 在收集过程中,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定性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 反映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基本特点 探究地理特征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综合分析方法 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 指对区域内地理特征进行定性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如英国和日本的位置和形状 如我国的温度带分布 定量分析方法 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定量分析方法与手段对地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 综合分析方法 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以及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 考虑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流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虑到国防安全等因素 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1)定性分析方法是分析区域差异最为古老也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具有高度选择性,即经过比较,选择重要的或有意义的地理事象进行描述和说明。 (2)定量分析方法必须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可通过观测、统计、模拟、假设等多种手段获得,定量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和计算方法。 (3)影响全局的重大课题,常用综合分析方法。 知识拓展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的选择 长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贯穿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流域面积十分广阔,其上游、中游和下游流经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以上游的贵州省、中游的湖北省、下游的江苏省为例,通过比较来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 三、案例分析———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 收集与整理资料 表1-3-1 贵州、湖北、江苏三省区域发展相关要素对比(2016年) 区域经济总量 人均收入 产业结构 城市化水平 ……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可以通过统计图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区域发展相关要素之间的差异及变化。 探究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社会经济方面 自然方面 近日,30多位新闻单位记者、国内知名摄影家集中拍摄了黄河流域风景、建筑、人文照片。这些精美图片为曲麻莱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同饮黄河水、共筑中华梦”活动提供素材。据介绍,“同饮黄河水、共筑中华梦”活动将途经青海西宁,宁夏银川,内蒙古鄂尔多斯、包头,甘肃兰州,陕西延安,河南郑州,山东济南、泰安、东营等黄河沿岸的城市。 知识拓展 黄河沿岸城市区域差异 黄河概况及区域差异 看流域概况 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五长河。 析区域差异 上游 河源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其中河源至贵德,两岸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海拔均在30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