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电话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长导线作为“绳”,按图示情景进行跳绳游戏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利用该原理可以制成( ) A.发电机 B.电脑 C.电动机 D.电话 2.下列对物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块铅块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可以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是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C.软木塞飞出,管内水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模拟电话听筒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信息转化为声音信号 3.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 )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4.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描述: 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与说话情形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③⑤④ D.②①③⑤④ 5.关于程控交换机说法正确的是( ) 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 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 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 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 6.如图,常用的电话听筒里有一个电磁铁,当传入听筒的电流流过电磁铁的线圈时,电磁铁能够吸引前面的薄铁片。由于电流在变化,电磁电铁对薄铁片的吸引力也随着变化,从而使薄铁片振动起来,发出声音,这样就能听到对方的讲话。这其中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 ) A.电磁感应产生电流 B.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磁场对直线电流的作用 7.家在新泰的小明家里刚刚装上电话,他想马上给远在济南的叔叔家打电话告诉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可是第一次拨电话就遇到了“占线”,则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 A.叔叔正在给他的同事拨电话 B.叔叔的同事正在和他通话 C.有其他人正在给小明家打电话 D.新泰和济南之间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8.为了认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思考:不使用电话交换机,若要实现两部电话机的通话,需要一对电话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若要实现六部电话机之间互相通话,则所需电话线的数目是( ) A.5对 B.10对 C.15对 D.20对 9.假设没有电话交换机,要使四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话机能互相通话,需要电话线数为( ) A.4对 B.5对 C.6对 D.8对 10.有几位同学谈论电话,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电话之间的导线中传递的是电流信号 B.电话之间是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的 C.程控电话之间不需要用导线连接 D.听筒和话筒都能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二、填空题 11.(1)如图所示,其中图 表示电话话筒的原理图,图 表示电话听筒的原理图; (2)为了探究电话话筒的原理,做如下实验: ①将电源、炭粒话筒,电流表串联起来。用手摇动炭粒话筒,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化,这说明炭粒话筒受到振动后,电阻值 ; ②用嘴对着话筒前边吹气或大声说话,可以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声音越大时,电路中的电流 (选填“越强”或“越弱”),说明电流随 的变化而变化,以上实验说明 ; (3)将如图所示元件连接成可以传递信息的电路 。 12.电话———1876年美国发明家 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1)基本结构:主要由 和 组成。 (2)工作原理:话筒把 变成变化的 ,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