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98013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灭亡 同步练习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5956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同步,灭亡,东汉,13课,单元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灭亡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它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9年 B.公元25年 C.公元前9年 D.公元前25年 【答案】A 【知识点】光武中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东汉建立时间;公元前9年和公元前25年,西汉还没有灭亡,C和D项不符合题干.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汉灭亡的时间。 2.《东汉开国》是山东社科院特邀研究员魏新的力作,它里面提到的开国之君是(  ) A.刘邦 B.刘启 C.刘彻 D.刘秀 【答案】D 【知识点】光武中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刘邦是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启是汉景帝,刘彻是汉武帝,他们均不是开国之君;刘秀于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刘秀。 3.下列根据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所采取的措施而总结的歌谣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释放奴婢轻负担 B.减轻刑法并郡县 C.裁减官员惩污吏 D.压迫民族激矛盾 【答案】D 【知识点】光武中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A项体现的是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的措施;B项体现的措施是减轻刑法和合并郡县;C项体现的措施是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光武帝在民族方面的政策是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其作用是缓和了民族矛盾,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 4.下列哪一现象是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表现(  ) A.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诸侯四起,争夺王位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暴政治国,怨声载道 【答案】C 【知识点】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解析】【分析】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外戚、宦官的权力的起伏消长,成为了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皇帝年幼登基后,一般由皇太后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辅政,久而久之形成了外戚专权。皇帝成年后,又结纳身边的宦官开始争夺大权,又导致了宦官专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表现。 5.《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丞相权力膨胀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 D.宦官专权 【答案】C 【知识点】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窦宪的身份是太后的哥哥,属于外戚;由于皇帝年幼,大权就由太后把持,太后重用她的哥哥,就导致了外戚专权。材料中没有说明其官职,则A项排除;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不符合题干内容,题干没有兼并土地的情况,B项排除;窦宪不是宦官,D项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汉政权腐败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6.如果研究东汉政权是怎样走向衰亡的,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入选(  ) ①外族的入侵 ②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 ③农民起义的爆发 ④少数民族的叛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张角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东汉走向衰落的原因包括东汉中期以后出现的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其影响是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开始走向衰亡;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外族的入侵和少数民族的叛乱在东汉没有出现。故符合史实的因素是②③。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汉政权是怎样走向衰亡的。 二、综合题 7.东汉再现了治世局面的辉煌,但最终因黑暗的统治导致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让我们走进东汉,去探究这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