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98984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3份打包)

日期:2024-05-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4769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备考,自然地理,打包,3份,自然灾害,第七
    第七章自然灾害 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 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气象灾害分析 2023湖南,T11—13 2022浙江6月,T27 2022全国甲,T37 【人地协调观】 认识避灾、防灾的措施,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认识地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综合思维】 从区域空间联系的角度,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相互联系;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综合分析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区域认知】 认识典型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023福建,T15—16 2021山东,T18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023广东,T11—12 2022浙江6月,T1—2 命题分析预测 各区域突发的自然灾害增多,成为命题的热点情境 备考策略 复习自然灾害部分要基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思想,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分布规律以及相互联系。结合实际案例设计不同的问题,梳理基础知识,强化综合思维 考点1气象灾害 1.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灾害 成因 时空分布 危害 防治措施 洪涝 长时间、高强度的降水,[1]排水不畅 我国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多发;易受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 淹没农田、村镇,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 兴修水利, 植树造林 干旱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少,大气和土壤中严重缺水 我国华北地区的春季(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2]伏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台风 热带、副热带洋面强烈发展的[3]热带气旋 夏秋季节的西北太平洋等海域 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易造成洪涝灾害;影响海上作业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准备 寒潮 [4]强冷空气入侵 冬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部等 农作物受冻害,影响交通、通信等 及时预报、作物覆盖、烟熏等 2.典型自然灾害分析 (1)寒潮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天气较少外,其他地区均有明显寒潮天气,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影响较大。 寒潮是一种大型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会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和人体健康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然而寒潮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寒潮也有益处:①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5]热量的交换。寒潮挟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亚热带地区移动,使地表进行大规模热量交换。②寒潮可缓解冬季旱情。中国受季风影响,冬季气候干旱,但寒潮南侵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冬季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③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杀死大量潜伏在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1.并非最冷的时候寒潮最频发:11月寒潮天气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 2.为何隆冬时节的寒潮反而比春秋季少呢?春秋季属于季节转换时段,夏季风与冬季风切换,天气系统及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起伏比较剧烈。尤其是秋季,前期基础气温比较高,一次冷空气开始之前往往会出现明显升温,冷空气影响后降温幅度非常大,容易形成“断崖式”降温,相对容易达到寒潮标准。而隆冬时节基础气温本来就低,冷空气来袭时降温幅度有限,达到寒潮标准的情况就相对较少。 (2)洪涝灾害 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情境1台风“杜苏芮” 受台风“杜苏芮”残余势力等多种因素影响,2023年7月29日到8月1日,华北遭遇历时多日的特大暴雨。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超700 mm,突破历史极值,多条河流超历史最高水位。 海河流域,东临渤海湾,西倚太行山,南临黄河流域,北接内蒙古高原,天津地处海河入海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