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01277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6071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了解邓稼先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新中国成立后,不仅经济政治迅速发展,在科学技术领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两弹一星的试验成功,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开始了重大飞跃,从无人飞船到载人航天,再到太空漫步都承载着中国航天的累累硕果。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和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解决世界性的重点难题,都为人类的生存和生命健康做出重大贡献。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阅读教材等方式,了解“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杂交水稻与青蒿素的伟大成就;通过史料分析的方式阐述“两弹一星”的发展原因,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通过图片列举,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坚定文化自信。 3.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品质,认识科学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的事迹;文化事业的发展。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邓稼先影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由此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视频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示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一、问题导学:全班分为五组,组内讨论,梳理问题,绘制思维导图。 问题1:“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问题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问题3:袁隆平、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问题4: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化工作中的方针是什么?取得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梳理归纳科技文化成就,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横空出世,两弹一星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新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材料一:1950年11月30日,美国合众社报道,杜鲁门总统说:“他已考虑同朝鲜战场有联系的原子弹问题。” ……1953年年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 ———唐国东:《中国载人航天之路》 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99年)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国际形势:帝国主义核威胁;国防需要:积极防御;客观要求:提高国际地位。 (设计意图)文史资料展示,分析归纳新中国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原子弹、氢弹成功 总结核弹事业的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设计意图)展示各国研发原子弹氢弹的时间,分析中国速度,以及中国发展核弹事业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人造地球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