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01982

【核心素养目标】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06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目标,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 cover
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 1.了解法律的特征,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2.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初步梳理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法律的特征和法律的作用。 【难点】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建议 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绘制方圆】 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第一位同学徒手画一个方形和一个圆形,第二位同学借助尺子、圆规画一个方形和圆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这两位同学的画有什么差异。 【教师总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思考问题: 本次游戏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训呢?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初步感受规则的存在和作用 学习目标 呈现核心素养目标 阅读目标 明确课时所学内容 自主学习 PPT出示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P89-94,完成问题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熟悉教材。 目标导学一:法律的特征 【任务探究一】 【生活中的规则】 PPT 出示生活中的规则: ①乘客要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 ②经营者诚信经营; ③军人要遵守部队的纪律; ④到学校读书要遵守班规校纪; ⑤严禁偷到他人财物; ⑥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⑦看病要遵守医院的规定; ⑧工人按时上下班; 【教师总结】 道德、法律、纪律、规章制度 【任务探究二】 【认识法律】PPT出示三幅图片,并出示材料:正常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众多的规则,而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究竟“特殊”在哪些方面呢? 【教师总结】 归纳不同点和相同点 引出:法律的基本特征 【任务探究三】 【立法环节】 出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相关链接】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国家制定、国家认可 【认可法律】 出示图片:“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任务探究四】【审判环节】 播放视频:刘国强案件 易错剖析: 最主要特征/最显著特征 【教师总结】 法律是一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思考: 如果要你们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们会将它们分成哪几种类型? 【合作探究】 问题思考: 根据漫画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分析法律、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有何相同相同点。 【学生思考并分享】 完成P90表格 【整理笔记】 思考: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2.材料表明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思考并分享】 体会:社会上的一些道德习惯,被赋予法律的效力。 【合作探究】 思考问题: 1.被告人受到哪些处罚?被什么机关处罚?除该机关外,还有哪些机关会参与打击违法犯罪分子?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2.被告人能否以自己是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为由逃避处罚?为什么?这又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区分易错 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规则 充分发挥小组优势,调动学困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学生明白“国家”指立法机关 充分发挥小组优势,调动学困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导学二:法治的脚步 【任务探究一】高考作弊入刑 2015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报道,“高考作弊入刑”实施以来,各省作弊现象比之前有大幅减少。 【教师总结】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