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06907

2024届福建省厦门等七地市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7552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届,试题,历史,质量检测,第一次,1月
  • cover
保密★启用前 2024届福建省厦门等七地市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24.1 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己发掘的史前城址的粗略统计。 该表最适合用于说明 A.黄河流域文明领先长江流域B.早期文明多源发展的特征 C.生产力进步推动城市的产生D.区域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 2.西汉时期的人才选拔,除少数人物获得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其主要途径还是通经入仕。而至东汉,通过乡论入仕成为普遍现象。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时期 A.官员的选拔渠道进一步拓宽B.社会阶层壁垒已被打破 C.乡里清议成为选官主要依据D.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增强 3.东晋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始宁别业是土族庄园的典型代表,图1为其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可知,士族庄园 A.深受佛道盛行的影响 B.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C.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D.自给自足特征显著 4.唐宋以来,“闽省沿海民人,多仗海船贸易,每届回棹之时,不独米粮随处粜济,银钱、货物充盈店铺。一人贩洋而归,家庭、亲族无不倚赖”。这体现了 A.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D.对外贸易重心的转移 5.“执奏”指官衙在接收皇帝诏旨后,暂不执行,并上奏表示质疑和反对。明代“执奏”的主体主要为六部、六科与内阁,皇帝不论下发何种类型的诏旨,均可受到不同接收部门连章累疏的“执奏”。明代“执奏” A.打破了君主乾纲独断的传统B.加强了对专制皇权的弹性约束 C.促进了“密折”制度的产生D.消除了宰相制度废止后的弊端 6.中国传统年画多为钟馗等有镇邪功能的神人力士,或是秦琼这类武将人物。清代的扬州年画在人物形象上,多呈现历史故事中的治世明君、报国忠臣、圣贤君子等形象,图2《屈原与渔樵耕读图》即为典型。清代的扬州年画 A.彰显了市民社会地位的提升B.蕴含了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C.表现出崇文重道的题材特色D.体现了抽象的文人审美取向 7.图3是1909年的一幅漫画《中国小民的盼望》,其中写道:“实行立宪,禁止鸦片,兴复海军,融合满汉。”这反映了 A.清末新政拥有广泛社会基础B.民族交融成为时代潮流 C.立宪派对清政府仍抱有幻想D.革命党立志推翻清政府 8.1920年,北京共产党小组创办第一份通俗小报《劳动音》,表2为《劳动音》刊载的部分文章的标题。 据表2可知,早期共产党组织 A.关注工农的生存状态B.推动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C.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D.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1938年,刘少奇提出抗日根据地改善民众生活的方式“应采用协商及仲裁等方式为主,去达到群众要求被承认的目标,去达到工、农群众与地主、资本家双方的同意”。这 A.完善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 C.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决心D.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金属公司、石油公司、航空公司和造船公司相继建立;中苏两国签订了几百个项目协议,东欧和苏联派进8000多名专家来华指导。这 A.照搬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B.体现了“一边倒”的方针 C.促成了“一五计划”开展D.践行了过波时期的总路线 11.“七五”计划(1986-1990年)期间,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新增固定资产原值比“六五”计划(1981-1985年)期间增长了168.6%。新增固定资产中的1/3是靠企业留利和折旧的自我积累,2/3是靠银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