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12966

中职历史 高教版(202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世界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353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古,时期,练习,单元,第二,世界历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习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称:“如果以事态发展的影响为标准,那么穆罕默德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是 (  ) A.创立了伊斯兰教 B.建立奥斯曼帝国 C.灭亡拜占庭帝国 D.弘扬了印度佛教 【答案】选A。 【解析】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故选A。奥斯曼一世建立了奥斯曼帝国,排除B;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灭亡了拜占庭帝国,排除C;穆罕默德和印度佛教无关,排除D。 2.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其都城在 (  ) A.巴格达 B.君士坦丁堡 C.热那亚 D.开罗 【答案】选A。 【解析】阿拉伯帝国的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故选A。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的都城,排除B;热那亚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排除C;开罗是埃及首都,排除D。 3.中古时期的东亚,日本与朝鲜先后立国,两国共同的表现有 (  ) A.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B.实行大化改新,推动社会发展 C.建立幕府统治,国王无实权 D.实行锁国体制,保护国家安全 【答案】选A。 【解析】日本与朝鲜都仿效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故选A。其他选项均只是日本的表现。 4.沿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和传播。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起到最大贡献的是 (  ) A.印度人 B.希腊人 C.阿拉伯人 D.伊斯兰教 【答案】选C。 【解析】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故选C。印度人、希腊人明显不符合史实,A、B排除;伊斯兰教是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的,而且东西方文化间传播的也不仅仅是宗教,排除D。 5.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部故事集属于哪一文明成果 (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答案】选D。 【解析】《一千零一夜》反映了阿拉伯境内各族人民和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属于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6.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文明成果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是 (  ) A.印度的数字 B.拉丁字母 C.《查士丁尼法典》 D.庄园制度 【答案】选A。 【解析】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故选A。拉丁字母是从欧洲的希腊字母演化而来的,排除B;《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罗马人的成就,排除C;庄园制度本身就是欧洲的产物,排除D。 7.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实行民主政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大力宣传佛教 D.豢养武士集团 【答案】选B。 【解析】日本仿效唐朝进行改革,实行中央集权,加强了皇权,A错误,故选B。佛教不能解决政局混乱问题,C错误;10世纪,日本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庄园出现豢养武士的情况,D错误。 8.10世纪,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起私家武装,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 (  ) A.市民阶层 B.武士阶层 C.幕府 D.封建庄园主 【答案】选B。 【解析】10世纪,贵族豪强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故选B。 9.朝鲜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中朝传统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下列能够佐证的是 (  ) A.高丽政权迁入平壤 B.新罗统一后仿效唐朝制度 C.李成桂迁都汉城,国号朝鲜 D.中朝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 【答案】选D。 【解析】16世纪,中朝联合抗击日本侵略体现了“中朝传统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故选D。A、B、C与题干材料无关。 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