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13067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版)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80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高教,2023,世界历史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  ) A.普法战争时期双方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C.列强争夺商品市场过程中的冲突与斗争 D.两大集团形成后其内部的利益冲突消除 【答案】选B。 【解析】据英、法、俄、德、意、奥等国家名称及对白内容可知,漫画所反映的主题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故选B;普法战争时期俄国没有帮助法国,排除A;C是漫画中形势的背景,并非漫画主题,排除C;两大集团成立后仍存在内部矛盾和冲突,后来意大利背叛了同盟国参加了协约国集团,排除D。 2.学者罗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  )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巴尔干地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答案】选B。 【解析】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可知,罗素强调的是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故选B;材料主要涉及各列强对于资源的渴望,没有提及这些国家内部政治发展态势,排除A;巴尔干地区被视作兵家必争之地,但本材料中罗素更多地认为是列强对于势力范围的争夺引发世界大战,巴尔干地区只是作为其中一个要素,非强调因素,排除C;德、俄两国孕育战争的主要因素是对势力范围的划分,而非极端民族主义,排除D。 3.20世纪初,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的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是 (  ) A.同盟国和协约国 B.轴心国和同盟国 C.协约国和轴心国 D.北约和华约组织 【答案】选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的两大敌对军事集团是同盟国和协约国,故选A;轴心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国家组成的,与题干中所涉及的时间不一致,排除B、C;北约和华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时期所出现的组织,排除D。 4.“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战情绪 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答案】选A。 【解析】材料“我要回家”“我不想再待在这里”反映了英军对战争的厌恶,体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故选A;材料未涉及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排除B;材料也未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排除C;材料强调英军强烈的反战情绪,而非民族主义情绪,排除D。 5.随着1890年俾斯麦的下台,德皇威廉二世开始执政,他拒绝了俄国沙皇续订《再保险条约》三年的建议,终结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威廉二世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 A.激化俄英两国的矛盾 B.弭除德英两国间的矛盾 C.强化德奥两国的关系 D.促使俄奥两国形成同盟 【答案】选C。 【解析】德国为了对抗法国,终结了与沙俄的同盟关系,加强了与奥匈帝国的关系,故选C;德国终结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促使英国与俄国联合,排除A;为争夺欧洲及世界的霸权,英德两国矛盾逐渐激化,排除B;俄奥两国在巴尔干地区矛盾重重,排除D。 6.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