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13935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共20张PPT)-【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年基础模块)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4293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基础,2023年,高教,中国历史,专用,中职
  • cover
(课件网) 第十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目录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 了解中国人民 14 年抗战的基本史实,认识全民族团结一致、抵抗侵略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1937.7 七七事变 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1944大反攻 1945.9.2 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 【概念阐释】 正面战场是中国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战略防御 【时空观念】 阶段 战役 时间 地位或作用 结果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 太原 会战 徐州 会战 武汉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37年8月13日 —11月中旬 1937年9月 —11月初 1938年1月 —5月 1938年6月中旬 —10月下旬 1941年12月 —1942年1月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 大捷 忻口会战 台儿庄 大捷 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长沙会战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海失守 太原失守 徐州失守 武汉沦陷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中国取胜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五次会战 “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看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 “中国没有一件能与日本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然也感到困难, 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中国已痛不可忍了!” ———《汪精卫传》 “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 没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能坚持四年以上而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经济破产的, 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内力量和国际环境更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 我们已经抗战两年, 我们差不多已走了整个抗战和取得胜利道路的一半。” ———王明《坚持抗战国策克服投降危险》 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有何意义? (1)原因: 国内存在着“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2)内容: 分析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科学提出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抗战,才能夺取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理论,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3)意义: ①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 ②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③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2.《论持久战》发表 (1)原因: ①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和技术水平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 ②保存抗战力量。 (2)表现:东部沿海工商企业向西南大后方大规模迁移,努力恢复生产和经营;华北、华东的一些著名高校师生和研究机构人员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 (3)影响:继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事业,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1933年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