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1846

七年级语文上册《17.晏子使楚》学案 长春版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157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年级,语文,上册,17.晏子使楚,学案,长春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晏子使楚 学习目标: 1、阅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 2、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热爱国家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 3、学习晏婴在外交场合从容对答,不辱使命,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文言实词和虚词;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 2.难点: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词序;古今词义的差异。 学习过程: 一、 辩论使人睿智,睿智使人语言犀利。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曾经有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我们美 国人总爱仰着头走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低着头走路?”周恩来略加思索后回答:“走下坡路的人,总是仰着头走路,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着头走路了。”这个记者听后,倍感羞愧。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将眼光投射到遥远的诸侯纷争、战火频仍的春秋时期。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各国不仅在军事上角逐还在外交上展开激烈的争斗。各国的外交使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各自国家的利益展开了机智的外交斡旋,显示了国家的实力。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机智辩才。晏子正是这样的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21cnjy.com 二、自主学习 请大家看课文。请你将认为应积累的词圈点起来,不清楚的地方请打上“?”号。 三、合作学习  (一)、四人小组讨论:    1、 各自的疑难,仍不能解决的派代表上台板书出来。    2、 每人口译一遍课文,互相订正。  (二)、各小组板书出的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三)小组研读课文 1、小组内一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就他的断句、读音、语气、语调等进行评议、订正。可全组齐读全文。 2、小组内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只有一个要求: 尽量忠实于原文。其他学生评价,修订。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4、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出使楚国,遭到楚王的侮辱,就不足为怪了。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思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3)、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 (4)、精彩在什么地方?  (师给出对比项,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完成。)     明确: 楚王:刁难 目的 晏子:应对 技巧 设小门迎接 戏弄其矮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笑齐无人讥笑晏子无能 齐人多 不肖者使楚 诬齐人为盗 指责齐人没出息 南橘北枳 齐人楚盗 设喻、类比 四、设疑探究 (一)感悟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晏子出使楚国,与楚王三次交锋,从他的从容应对,从他绵里藏针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用一句话概括。 (二)楚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楚王的身上,我们又应该获得哪些警示? 让我们一起读席勒的这句话: 不会尊重他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让我们在生活中对别人多一些尊重,这样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三)全文描写了楚王与晏子的问答,用墨不多 ,文字精练,论辩双方的神态、辩词的锋芒,皆表现得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人物语言的运用,颇符合人物的身份。试找出传神的语句分析之。21教育网 (四)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 五、拓展迁移 请你谈谈在影视和文学作品里看到的关于机智幽默的人物巧妙的摆脱困境,反击对方的,充满睿智的,逻辑推理很强的话语和事例。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