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下列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2.(2022·湖北鄂州中考)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 3.如图所示,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 )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 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 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5.(2021·辽宁丹东中考)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6.如图所示,二胡、提琴等弦乐器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 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 发出声音的。 7.右图是流星经过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的一幅照片。流星绝大部分位于70~120 km的高空,因此只见闪光,不闻声响。那么流星划过天空时究竟有无声音呢 你的判断是 (选填“有”或“无”)。 8.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9.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击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桌子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比较项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 有一个小缝时 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效果 。 探究创新 10.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 (选填“好”或“不好”)。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远距离通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C 2.A 3.C 4.D 5.振动 大于 6.振动 振动 7.有 8.被弹开 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使劲敲桌子,小纸屑的跳动可显示桌面的振动 9.课桌紧挨时:声音大 靠课桌(固体)传播 课桌间有小缝时:声音小 靠课桌(固体)和空气(气体)传播 介质 不同 探究创新 10.(1)能 (2)好 (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 (4)不能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2022·内蒙古中考)超声波洗碗机是一种常用电器。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3×105 km/s D.不能传递能量 2.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 B.夜晚有月光 C.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 D.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就可以判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