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28900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一《荷花淀》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2186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十一,PPT,39张,课件,荷花淀
  • cover
(课件网) 荷花淀 孙 犁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 【知人论世】 20世纪50年代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1958)。 他的小说大多取材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革命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的生活情景,小说虽以现实主义为根基,却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以及武戏文唱的技艺,写人的命运、心灵以及故乡白洋淀的风光美和人情美,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 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知人论世】 “荷花淀派”: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青年作者积极学习孙犁的风格,效仿孙犁的方式写小说,即通过描写儿女情、家务事反映时代的变化。成绩突出的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形成了个很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后来,人们把这个作家群体称为“白洋淀派”(也称“荷花淀派”)。 该派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文学常识】 荷花淀是河北中部白洋淀的一部分。白洋淀位于北京、天津、保定之间,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的斗争十分激烈。本文写于1945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也在不断扩大。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敌,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保卫祖国、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荷花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经过精心构思谱写出的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写作背景】 正字正音 吮吸( ) 白洋淀( ) 打点( ) 泅水( ) 凫水( ) 围剿( ) 投奔( ) 蛮横( ) 涨潮( ) shǔn qiú bèn jiǎo dian hèng fú diàn zhǎng 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①根据小说情节的基本要素,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②给全文三部分拟小标题,并指出这三个部分各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 概述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荷花淀 夫妻话别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编席候夫 夫妻话别 送夫参军 回家途中 探夫未遇 归途遇敌 助夫杀敌 成立队伍 感受打算 淡 化 的 情 节 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一群青年妇女 抗战中成长 线索 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作者淡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