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34260

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第5课 多样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71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5课,多样
  • cover
5.《多样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够寻找校园生物栖息地,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4.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生物栖息地的含义。 教学难点:分析、整理大熊猫栖息地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世界》中小动物生活的片段; 学生:课前调查栖息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栖息地”含义,引出课题 1.什么是栖息地?(动物生活的地方) 2.你见过哪些动物的栖息地?(学生交流) 3.揭示课题。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动物栖息地的特点———多;用一个字来概括动物们离不开栖息地的原因———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物的“美”(板书:多样的的栖息地) 二、探索“多样的栖息地” 1.播放视频。(动物们生活的片段)你了解了哪些动物的栖息地?你还了解哪些动物的栖息地?并简单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要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2.学生交流。(森林、草原、沙漠、海洋、洞穴、农田等等) 3.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不同的动物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栖息地?它们对栖息地有什么要求? 4.学生汇报。(动物的不同:鸟类、哺乳动物等要求比较高;水生动物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有些动物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5.小结。 三、了解“栖息地的重要性” 1.过渡语:动物们的栖息地真是美丽啊!不过,现在这样的美丽正在消失,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学生交流图片资料。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想法?(惊讶、惋惜、难过……) 3.教师讲解:因为人类的出现,很多美丽的栖息地已经面目全非了,例如圆明园。这样下去我们的动物朋友们将失去他们的家园。你们愿意看到这一幕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减少这种局面呢?下面,请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板书: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家园) 4.学生讨论后汇报。(呼吁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教师适时表扬:说的真好!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孩子!希望你们用实际行动来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还要向你们的父母亲朋们宣传这样做的好处,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5.教师总结:你们真棒!有一颗宽大的胸怀去爱护自然,有一颗爱心去呵护弱小的生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去保护地球母亲!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地球会越来越美好!到那时,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栖息地! 四、拓展延伸———为一种动物设计美好的栖息地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动物的栖息地?可以是为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或家里养的一种小动物设计一个美好的栖息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设计吧!可以画出来,也可以写一写。可以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多形式的互动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课外延伸,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但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