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3591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分子与原子

日期:2024-06-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43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 cover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分子与原子 一.选择题 1.(2015 绵阳)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  )   A. 原子核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A、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错误.B、质子带正电,故选项错误.C、中子不带电,故选项正确.D、电子带负电,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的带电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5 咸宁)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 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 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解答;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解答. 解答: 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也是运动止的,故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正确;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 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正确.答案: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2015 东营)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   B.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根据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气体的体积减小,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 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错误;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解释错误;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