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世纪 名师求索工作室 出品 同步课时精练(一)1.1 静电现象(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因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可知( )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D.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2.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撑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着的金属箔片处于闭合状态,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A、B的金属箔片一直保持闭合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去,然后重新让A、B接触,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3.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2.4×10-19C B.-6.4×10-19C C.-1.6×10-18C D.4.0×10-17C 4.如图,取一对用绝缘支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他们彼此接触,B的一端接地。起初他们都不带电,贴在他们下面的两片金属箔是闭合的,现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C移近导体A,则关于两金属箔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下面的箔片张开,B下面的箔片也张开 B.A下面的箔片张开,B下面的箔片不张开 C.A下面的箔片不张开,B下面的箔片张开 D.A下面的箔片不张开,B下面的箔片也不张开 5.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球带的电荷量为q,B、C不带电,现要使B球带电荷量为,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B球先与A相碰,再与C相碰 B.A球先后与B、C相碰,再用C球碰B球 C.A球先后与B、C相碰,用手接触C球后再与B球相碰 D.C球先后与A、B相碰,用手接触C球后再与B球相碰 6.关于摩擦起电,正确的说法是( ) A.只有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只有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电子与正电荷同时按相反方向转移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下列关于元电荷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一个电子 B.元电荷就是一个质子 C.元电荷是一种电荷 D.元电荷就是一个电量单位 8.在我国古代书籍中有许多关于物理现象的记载。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写道,“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此处所描述的现象属于( ) A.摩擦生热现象 B.摩擦起电现象 C.梳子和衣服上的电荷是凭空产生的 D.这个现象不遵守电荷守恒定律 9.如图所示,将原来不带电的绝缘导体AB,置于带正电的点电荷C所形成的电场中,规定大地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有( ) A.绝缘导体上A、B两点的电势相等,且都为负值. B.绝缘导体上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且都为正值 C.绝缘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一点D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点电荷C在D点产生场强的大小 D.如果用手指瞬间接触导体AB后再把C移走,则导体AB带上正电荷 二、多选题 10.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认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很小的段,每个小段视为匀速运动,算出各小段位移,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得出公式,运用了微积分的方法 C.质点、点电荷、元电荷都没有大小,都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D.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即为正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E.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同样的规律,从而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12.如图所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